《嫉俗》,李炜著。
《嫉俗》,李炜著。这是一本“无意时尚、无暇传统、无视市场、无关老套”的文化散文集,讲述了12位特立独行的人物的故事:画家艾克(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那位)和丢勒;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作家茨威格、汉姆生、托马斯·劳伦斯等。作者...
《嫉俗》,李炜著。这是一本“无意时尚、无暇传统、无视市场、无关老套”的文化散文集,讲述了12位特立独行的人物的故事:画家艾克(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那位)和丢勒;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作家茨威格、汉姆生、托马斯·劳伦斯等。作者...
《第一口啤酒》,菲利普·德莱姆著。喝第一口啤酒;在汽车里听新闻;夏天在花园里散步;还有,周日的下午给朋友打电话:“你去摘黑莓么?”朋友回答:“真凑巧呀,正想提议你去呢!”……书里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日常之事。有人说,在这个越来越不近人情的世界...
《我的母亲手记》,井上靖著。“父亲死了,我才开始将自己的死当作并不很远的事情加以思考。不过,母亲依旧健在,死亡之海的半边还让她给我遮着。只有到母亲也过世了,我和死亡之间竖立的屏风才会完全移除。到那时候,死亡肯定将以迥异于现在的面貌,逼近我的...
《周末图书馆》,加里·施密特著。“玻璃下面是一本书——一本很大很大很大的书,书页长度赛过大的棒球棒。我没撒谎。整页只是一幅画,画上是一只鸟。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搬家,换到陌生的学校,道格碰到的都是糟心事。直到有一天,他去了镇上的图书馆,遇...
《我心中的美好世界》,有川浩著。“即使现在阿悟不能养我,草根出身的我也并不会损失什么。最起码,我得到了‘娜娜’这个名字,以及和阿悟在一起生活的5年光景。即使阿悟比我死的早,那也要比没遇到阿悟强得多。”“我”是一只叫娜娜的猫。悟临终前,用尽全...
《父子电影俱乐部》,大卫·吉尔莫著。16岁的儿子讨厌上学,大卫决定让儿子退学回家,条件是每周和他一起看三部电影,作为儿子唯一的教育。他们从《四百击》看起,接着是《本能》、《罪与错》、《公民凯恩》、《码头风云》……整整三年,他们看的是别人的电...
《重返人类演化现场》,奇普·沃尔特著。“演化科学家发现,能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众多特征中有六个是最明显的——大脚趾、能对掌的拇指、生理结构特殊的咽喉,以及笑、哭和亲吻的能力。……它们各自在人类演化的道路上标示出一个岔路,而我们就在这些岔路口...
《中国,特色》,雷克著。雷克新出的“小破书”,用中文写的。雷克同学自谦,说自己中文不好。其实他中文挺好的,而且,关键是,他写的文章有立场。比如关于“倒韩”和“挺韩”,他说中国人应该在乎的是,假如言论更负责任感,媒体更多元化,还会如此需要所谓...
《读首诗再睡觉》,读睡工作室编。睡不着的时候,或者说,不想睡的时候,你会怎么打发时间?追剧?玩游戏?刷微博微信?看书?开着电视就让它响着然后做别的事情?或者同时做以上的事?现在,你多了一个选择:睡前读首诗。读睡工作室每天晚上10点,在微信上...
《梦游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著。“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的那一声枪响,刹那之间把我们在其中培育生长和栖身卜居的安全而又充满理性的世界,像一只土制的空罐似的击得粉碎。”(茨威格)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认为,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