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霍华德·钱德勒·罗宾斯·兰登【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 古典音乐
罗宾斯·兰登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家、历史学家和媒体人,他出版了五本有关莫扎特的书籍。1791年是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35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他的死因至今成谜,被各种阴谋论包围,如情杀、谋杀、中毒等等。罗宾斯·兰登试图重建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
罗宾斯·兰登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家、历史学家和媒体人,他出版了五本有关莫扎特的书籍。1791年是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35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他的死因至今成谜,被各种阴谋论包围,如情杀、谋杀、中毒等等。罗宾斯·兰登试图重建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
这本书是围绕巴勃罗·卡萨尔斯传奇一生写就的传记小说。卡萨尔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西班牙大提琴家。他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曾拒绝前往德国为纳粹演奏,而为深陷战火的平民筹备物资。二战结束后,他受邀赴伦敦演出,并在广播中演奏故乡的卡泰隆尼亚民歌《白鸟...
赫尔曼·布洛赫,奥地利小说家,与卡夫卡、贡布罗维奇、穆齐尔并称为“中欧文学四杰”。然而与其他三位相比,布洛赫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有限,这部传记作品的立足点不是布洛赫的个人生活,而是以布洛赫的创作为轴进行梳理,谈论布洛赫创作中的矛盾、哲学观和诗...
2014年出版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是当年的口碑之作,一位杰出作家在动荡的政治运动中沉浮跌宕,其复杂漫长的心路历程令人叹惋。而之所以只写了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的解释是,关涉前半生的著作已有很多。但两年后,张新颖还是忍不住执笔,填补前半部...
如果说电影《华盛顿邮报》让你见识到了这份家族报纸和这群报业人的勇敢,那么凯瑟琳·格雷厄姆这部自传则能帮助你了解美国新闻界背后更多的故事。从上流名媛主妇到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让她自己和《华盛顿邮报》都成为报业的传奇。她于1997...
陈平原教授主编的这本《鲤鱼洲纪事》,是北大中文系当年经历过鲤鱼洲的部分师生的回忆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鲤鱼洲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运动”状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一帮知识分子被剥夺授课和读书的权利,转身成为耕地、修坝、打鱼、盖房的农民,...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王云五在文化界素有盛名,他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大量古籍、辞典,引进出版了众多西方著作,还创办了规模宏大的东方图书馆,对近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贡献卓著。他一生有两位妻子、七子二女和四十多位孙辈。...
今年是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钧诞辰125周年,虽然《二泉映月》的旋律几乎人人熟知,但我们依然对华彦钧的生平知之甚少。《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是一本围绕华彦钧的口述史。在这些被“抢救”下来的回忆中,阿炳身世坎坷,以当街卖艺为生;他...
对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学界和公众最熟悉的“标签”是《想象的共同体》。本书获得的青睐或许有些出乎他本人预料,学者戴锦华犹记得他带着老顽童式狡黠的笑容追问:“啥事情啊?中国的读者为啥如此爱我?”这半是真心半是戏弄的调侃,贯穿了回忆录《椰壳碗外...
“纪录电影之父”尤里斯·伊文思是电影史上无法忽略的名字。他一生都处在艺术与政治热烈而不和谐的关系缠绕和影响之中,其个人经历为阐释20世纪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冲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他的拍摄足迹遍布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西班牙内战、印度尼西亚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