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莎兰斯基《岛屿书》 - 德国文学
《岛屿书》,朱迪斯·莎兰斯基著。因为远离大陆,难以抵达,岛屿在人们的想象中,总是乌托邦实验和人间天堂的完美假想地,比如高更的大溪地岛;又或者是传奇故事的永恒背景,像斯蒂文森的金银岛、鲁滨逊的特立尼达拉岛、基度山伯爵的基度山岛。本书介绍的50...
《岛屿书》,朱迪斯·莎兰斯基著。因为远离大陆,难以抵达,岛屿在人们的想象中,总是乌托邦实验和人间天堂的完美假想地,比如高更的大溪地岛;又或者是传奇故事的永恒背景,像斯蒂文森的金银岛、鲁滨逊的特立尼达拉岛、基度山伯爵的基度山岛。本书介绍的50...
《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著。“‘自己生活和让别人生活’曾是维也纳人的著名原则,在我看来,它至今仍然是一个比一切绝对的命令更富于人性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当时曾顺利地被一切社会阶层所遵循。”那是一个昨日的世界,茨威格何幸,曾与这些人相识:罗曼·罗兰...
《我们》,尤金·扎米亚金著。故事设定在26世纪。在“大一统国”里,只有“我们”,没有“我”,所有居民都以数字命名,一律穿“统一服”,住在玻璃房子里,便于“护卫”监视。这里当然没有婚姻,性生活实行计划制;通常的娱乐是四人一排行进……写于192...
《爱情半夜餐》,米歇尔•图尼埃著。“夜里跟一个鼾声如雷的人待久了,自己的人生观也会变得相当苦涩啊。要是哪一天,男人在外面忙活了一天回家后,我不想告诉他我干了些什么,也不想从他嘴里听到他在没有我的时候是怎么度过的,那么我跟他也就到头了。”但作...
《月亮与篝火》,切萨雷·帕韦塞著。“需要一个家乡,即使只是为了那种想要离开它的爱好。一个家乡意味着你不是单独的,意味着你知道在人群中,在树林里,在土地里,有某种你自己的东西,这东西就是当你不在这里时,也一直在等待着你。”他们总是想去更远的地...
《我的父亲母亲》,多丽丝·莱辛著。莱辛六七岁时曾几次离家出走。“母亲处理这事的方式是给左邻右舍打电话,一边溺爱地笑着一边跟他们讲述我的丰功伟绩:‘她跑得可真够远的,都跑到去马修他们家的岔道那儿了。真是个傻孩子。’”有些事,是会记一辈子的,用...
《巴黎烧了吗?》,拉莱·科林斯、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著。1944年,德军大势已去,希特勒给德军驻巴黎的最高统帅肖尔铁茨将军下达了摧毁巴黎的命令。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巴黎没有被烧掉。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两位作者花了3年时间搜集材料,采访了800多人...
《枯枝败叶》,加西亚·马尔克斯著。“前往阿拉卡塔卡的那一趟旅程,真正令我领悟到,童年的一切都具有文学价值。从开始写《枯枝败叶》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马尔克斯23岁时陪母亲回了一趟...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奥康纳著。“我没有想象力。我没有才华。我不会创造。除了对这些东西的渴望,我什么也没有。你为什么不把这渴望也杀死呢?女人,你为什么缚住我?”读奥康纳,《好人难寻》、《智血》和这一部都不应该错过。布鲁姆称她是“一个能够如...
《爱伦·坡暗黑故事全集》,爱伦·坡著。多年前三联出过《爱伦·坡集》,收入他的诗歌和故事,上下两册厚达一千多页;几年前出的《爱伦·坡作品精选》,缩水到四百多页;现在这个集子,诗歌扔掉了,只留小说,还给加上一个形容词:“暗黑”。这个词是没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