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一千零一次死亡】 - 拉美文学
马尔克斯曾说,所有拉美作家都在写同一本大书。在《一千零一次死亡》中,作者用类似曝光的手法去书写尼加拉瓜的历史,既有事实性的描绘,也有幻想性的恩怨情仇,让读者分不清现实与虚构。他的小说所达到的立体效果不得不令人称奇,它让一个小国家的历史活了起...
马尔克斯曾说,所有拉美作家都在写同一本大书。在《一千零一次死亡》中,作者用类似曝光的手法去书写尼加拉瓜的历史,既有事实性的描绘,也有幻想性的恩怨情仇,让读者分不清现实与虚构。他的小说所达到的立体效果不得不令人称奇,它让一个小国家的历史活了起...
赫尔曼·布洛赫,奥地利小说家,与卡夫卡、贡布罗维奇、穆齐尔并称为“中欧文学四杰”。然而与其他三位相比,布洛赫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有限,这部传记作品的立足点不是布洛赫的个人生活,而是以布洛赫的创作为轴进行梳理,谈论布洛赫创作中的矛盾、哲学观和诗...
在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舞,展现了婀娜多姿、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战争与和平》,并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
水手以实玛利和好友魁魁格登上捕鲸船,跟随船长亚哈追捕白鲸。这是《白鲸记》的故事,作者是赫尔曼·梅尔维尔。而在法国插画师克利斯多夫·夏布特的画笔下,这个关于复仇和追捕,坚持和信念的故事再度复活。一个苍老而又强大的亚哈变得更立体,人类的处境和英...
“现在进行式人类学”,这是《撒丁岛》主人公U所做的工作,也是作者汤姆·麦卡锡小说创作的概念,描写现代世界的虚拟性和非本质状态。U力图用一个大理论解决世界上所有事情。但只能自我溃败,因为没有一个理论能对现象提出解释,唯有现象本身,在世界中不断...
《大河恋》曾于1992年被改编为电影,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美国作家麦克林恩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已经70岁了。故事的背景具有美国西部的魅力,主人公回忆了与弟弟一同垂钓的往事。尽管整篇小说都围绕着“垂钓”这个动作展开,但当读者起竿的时候,会发现提上...
在《红发女人》主人公少年杰姆的人生中存在着一组矛盾,一个是向下寻找水源的深井,另一个是弥漫在夜空中的红发女人的幻想,二者是对立的。尽管奥尔罕·帕慕克说过自己的小说并不是象征性的,但这无法掩饰他故事中那显而易见的、关于土耳其世俗化和老伊斯坦布...
如果说电影《华盛顿邮报》让你见识到了这份家族报纸和这群报业人的勇敢,那么凯瑟琳·格雷厄姆这部自传则能帮助你了解美国新闻界背后更多的故事。从上流名媛主妇到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让她自己和《华盛顿邮报》都成为报业的传奇。她于1997...
本书是美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陈腐套路的一次集体“控诉”或“吐槽”,编著者是美国影评界的大佬罗杰·伊伯特,他是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翻看这本书,如同进入一场电影“吐槽大会”,诙谐幽默,充满机智,无数套路被发现和拆解。对观众而言,这是一场痛快...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一生比较短暂,2008年,46岁的他在家中自缢。他是一位终生处于孤独和抑郁中的作家,但他的这本处女作却并没有贩卖自己的孤独,而是用无尽的玩笑和幽默,将孤独的心理状态变成肉眼可见的消化疾病。“膜”是他在小说里多次提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