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奈斯博《孤独的精确度》 - 北欧、悬疑
《孤独的精确度》,尤·奈斯博著。开始写小说之前,尤·奈斯博是个股票经纪,同时也是一个摇滚乐手。身心俱疲的他带着笔记本电脑从奥斯陆飞往悉尼,本来是应编辑之约写一本有关乐队的书,结果写出来的却是犯罪小说《蝙蝠》,主角是酒鬼警官哈利·霍勒。本书就...
《孤独的精确度》,尤·奈斯博著。开始写小说之前,尤·奈斯博是个股票经纪,同时也是一个摇滚乐手。身心俱疲的他带着笔记本电脑从奥斯陆飞往悉尼,本来是应编辑之约写一本有关乐队的书,结果写出来的却是犯罪小说《蝙蝠》,主角是酒鬼警官哈利·霍勒。本书就...
《八百万零一种死法》,唐诺著。“剃刀太痛,河流太湿,氰化物让人变色而药物则引起抽筋;枪支不合法,上吊怕绳子断掉,瓦斯味道不佳——所以你还是活着好了。”(多萝西·帕克)唐诺的几十篇推理小说导读(他最爱的劳伦斯·布洛克占的篇数也最多)终于结集出...
《为了N》,湊佳苗著。“‘我如果不是负数,应该会喜欢你。’‘你是负数?那我呢?’‘负数。’‘我不觉得你是负数啊。就算是,负负相乘得正,不是正好吗?’”为了那个人,宁愿牺牲自己;为了那个人,什么样的谎都能说;为了那个人,甚至可以杀人。情感的纠...
《第43条疤痕》,泰勒·史蒂文斯著。瓦内萨·迈克尔·芒罗,生长于非洲一个教会家庭,从小缺乏关爱;14岁加入军火走私团伙,被雇佣军首领性侵,最后奋起反抗,杀死对方并逃出非洲;重返非洲时,她的身份是独来独往的“信息侦探”……听起来很像“龙文身的...
《没有你的天堂》,奥菲尔·图塞·贾夫拉著。男主角本是个“结局作家”,专门帮影视剧或小说写结尾。不过,他却无法构思自己人生的结局。妻子意外去世后,他不甘于命运的安排,举枪自杀,来到“死后世界”,希望找到答案。“我需要这全部的旅程,只为了失去你...
《孤独的歌声》,天童荒太著。每个人都有孤独感,还有不为人知的过去和秘密。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在便利店打工的大学生、女刑警、连环杀手,用不同的方法来消除孤独感:大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歌声,女刑警埋头于工作,杀手则把单身年轻女子掳到家中又逐个杀...
《所罗门的伪证》,宫部美雪著。“虽然故事发生在初中校园,但这本推理小说的核心主题是,如何与他人沟通以及在团体中如何自处。这九年来,我就是在描写这个无论成人或是孩子都会碰到的日常问题。”一个男孩死了,他的同学们决定召开“校园法庭”,找出事件的...
《祈祷落幕时》,东野圭吾著。“加贺恭一郎系列”的最新一部,加贺粉必入——虽然它在该系列中不算出色,比不上《红手指》、《新参者》,更比不上评价最高的《恶意》,但它解答了加贺母亲为何在他12岁那年离家出走的原因,这一直是前作没有提及的部分。加贺...
《箱男》,安部公房著。安部公房的作品总是把主人公设定在一个“物体”内,比如《墙:卡尔玛氏的犯罪》的“墙”,《砂女》的“砂洞”,以及,本书中的“纸箱”——人们像蜗牛一样,躲在纸箱里四处游荡,吃喝拉撒都在纸箱里,只挖出一个孔看外面的世界。这确实...
《酒店关门之后》,劳伦斯·布洛克著。“如果我带着醉意出生,我或许会忘掉所有悲伤。”马修·斯卡德系列的第六部,时间回到1975年,那时马修还在喝酒(他通常点双份波本加咖啡。据说喝波本的都是绅士),对他来说,泡在酒吧里,有酒友相伴,足矣。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