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西夏的风》读后感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然而我却写不好散文,一是天生愚钝,慧根浅薄;二是文化知识沉淀有限,遗词造句尚不能得心应手,实实难以成文,故,只能望洋兴叹而已。

尽管许久未动笔了,然而在拜读王吾平先生的大作《西夏的风》之后,一种难以按捺的冲动竟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地要点个赞,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能自制吧。

散文大体可分为4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西夏的风》是以游记写景的格调展现的。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西夏的风》共2469字,可分为;“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沙坡头”,四个章节。开头与结尾仅用了192字,文章精炼到了极致。该文有四个章节,在此仅就“西夏王朝”一章,谈点粗浅的感受。

游记散文大多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于某地……开篇。而《西夏的风》则不落俗套,出手不凡——“西夏的风轻抚着银川这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径直将读者全视角的导入游地,随着作者的笔“踏着秋冬的节奏我慕名来到了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吸吮着西夏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大自然中浑然交汇的乳汁,追寻着古老而神秘的精灵。”接着便大刀阔斧的画面勾勒出西夏王朝时期的金戈铁马,沙场鏖战,党项族人内耗及兴衰史,由此而感叹“一个王朝的灿烂文化也随之消失了。我站在荒凉的西夏王陵,与历史一起悲哀。”见景生情,情由景生,使读者默默地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浮想联翩;“如今,王陵凄然的卧伏在贺兰山下栉风沐雨饮血泣鸣。一座座参差不齐的陵墓犹如金字塔般威武坚挺,苍柏翠松,荒凉惨淡。它沐浴着西夏的风沙诉说着“兴庆府”历史的兴衰”。作者将写景、抒情揉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巧妙手法构成散文一大要素——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富含韵味的审美思想空间。

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表现特征;“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念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和景的融合就使人能够更快地体验到此情此景的韵味。情不是空洞概念之物,景不是与情无关的景。情是由景表现出来的,情和景的妙合就是意境产生的时刻。

该文语言优雅,也可以看做是风韵:文词的准确、考究与机巧——人人心中有,他人笔下无;字词的节奏——音韵上高低错落;行文的铺排——长短句式的搭配,等等。当然,如果只是耽于文字的精巧、辞藻的华丽,又很容易出现情境空洞,成了单纯地追求语言快感,再美怕也是“媚而无骨”,文章软绵绵的,立不起来。

该文具有张力。字面上读来冲淡平和,然而闲适之意还未尽兴,不知不觉间,却已被引领到另外一种情绪之中,让阅读者进入到一个广阔深邃的情感空间。也就是说,好的语言,不仅仅是在于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于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就是要 “言外有意”“弦外有音”,看似平常的文字,却隐匿着深邃的精神秘密和思想火花。这样纵深与宏阔,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文本才有魅力。

游记散文固然要写山水、写风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仅止于写风景,往往会给人一种单调浅薄的感觉。因为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人们还想了解人文景观,了解隐藏在景物背后的文化知识。特别是那些容纳了大量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游记散文,不难看出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充分的案头准备,才使得其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游记,而表现为开阔的视野,深邃的追思和坦诚的感受…

说了一大堆,仅仅是我的认识、体会,不妥之处,还请不吝斧正。朋友们有何见解,还望直言不讳,各抒己见。我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评论||《西夏的风》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