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本刚看完的书。村上龙的《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是上一年由上海译文社出版的书籍。这本书涵盖了很多的村上龙近些年的随笔,大多都是他在周游世界时候,在不同地区的所见所闻,主题是“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但是探讨的内容上不仅限于此,而是由此阐发了他对于性别、爱情、性爱等话题的讨论。
整体读完,我觉得可以很快速看完。如果不是书价定价在五十二元一本,我真的认为和《断舍离》之类的拼单书籍没有什么差别。这本书村上龙可以说极具个性,第一是行文上随性且不缜密,没有太多的逻辑上的严谨推导也不会说看完之后让人触类旁通有一些新知,更像是他自己写了几十篇推送一样。当然,这些内容都是很不讨巧的,读完既不会让男性读者觉得过瘾,也不会让女性读者有所快感。
今天,我也是就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话题和大家聊一下,看看功成名就的作家的不忌讳出版物里面,那些比较有趣的话题讨论。
“美人三天就腻味”,这是使丑女免于自杀的谎言
村上龙的笔锋还算是犀利,我看他写一些段子的时候真的忍不住笑出来。尤其是说“美人三天就腻味”是照顾丑女情绪这一节的收,我都能够想象他在说出这个话题时候的状态——喝了杯酒瘫软在沙发上,看到旁人在聊内在美时,极不耐烦地脱口而出。
的确,在颜值外貌上占有优势的人(无论男女),多少都会受到这个社会的优待。而所谓的“美人三天就腻味”也有着自欺欺人之嫌,试问几人会厌倦同长相姣好的女性打交道呢?在这个时代里,无论男女,似乎都会对长相一流的女性产生好感。自然,对于颜值确实上位圈的男生,也会有这样的认可度。不过整体上,我认为男性若要对同性的颜值上佳之人表露佩服敬意,可能还是比女性困难一些。
但是无论男女,对于真正帅气或漂亮的人,都会更为友善,且这种友善是会持续的。所谓的审美疲劳,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幻象。
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一)(二)(三):因此只好爱自由
这是一个极为有趣且犀利的话题。村上龙一共写了三篇随笔,并在第三篇时候署了一个副标题 ——因此只好爱自由。
男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能量的耗尽这个角度来看,是面临更为残酷的现实。最两天女性饶舌歌手的言论激起了一系列的非议,本就是大可不必如此,但是正儿八经来说,她也并没有立场原则的致命错误。男性是消耗品,单论生物学上的寿命长短也可窥知一二。男性寿命普遍要短于女性,大多是因为承担更多抗压、承重的工作,所以在生命的损耗上会要惨烈一些。但是如同之前讨论消防员不招女性到底算不算性别歧视一般,这种损耗造成男女应该在每份工作上都要平等对待,这些都是不值得太多精力去讨论的事情。
村上龙这几篇文章在聊到男人消耗品这一定位时,又有说到因此只好爱自由,显然也是为一些男性“放荡儿”找一些推脱的借口了。因为消耗过快,有时候会在脱衣舞娘店或者夜总会看到男性,这显然也是不太恰当的说法。也许可以说村上龙是直白的真性情的,但是这几篇文章通读下来,我想女人肯定会不高兴,而那些他“开脱辩解”的男性也不会因此而感激他,反倒是觉得被人戳着脊梁一般,羞愧难当。
迷恋农耕民族男人的女人全是破烂货
其实这篇文章讲的内容是有些离经叛道的。村上龙是不相信体制的,所以当那些遵循于体制的男人出现时,他称之为“农耕民”。这些人村上龙自然是瞧不上的,而那些试图反抗体制的人,在他看来就是“狩猎民”。村上龙认为世界上的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喜欢农耕民的,而另一种是喜欢狩猎民的。并且他在文中直言不讳地谈到,喜欢农耕民的女人都是破烂货。
文章还饶有兴致地提及了一个关键人物——三浦和义,一个杀妻之人(这个案件在日本十分之轰动,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三浦和义)。并且村上龙还根据三浦和义的表现分析出来了他是一个表现狂:
1 向往美国
2 性方面的好奇心旺盛,享乐主义者
3 没有反省,即失去自我
4 没有被民主主义惯坏
所以,狩猎民又往往是和表现狂有相似的表征。我认为这样的感觉是一种反抗,一种内外都有强烈表现的反抗。不过如果非要这样才能摆脱农耕民的身份,那么还是会让人多少有一些顾及的。所以读完这篇文章,始终还是觉得太过于激烈极端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爱男人,什么艾滋病,扯淡!”迈阿密的男同性恋者这么说
村上龙的整本书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是在美国时候写的。很多内容涉及到色情主题的俱乐部,也有一些涉及少数族群的话题。在迈阿密的同志酒吧里面,村上龙听着这样的话语,也不免感慨良多。
同性恋群体的势单力薄,其实在后面也许很多年依旧会是一个重要话题。从我短视的眼光来看,很难会在十年数十年之内做到正确的发展。因为十分简单的一个道理,少数群体获得高于自己群体数量的声量,需要的是良性的社会秩序。但是从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显然是良莠不齐且整体落后的。试想一个简答的话题去问身边的人:假如你有了一个儿子,你愿意让一个男同性恋的幼师带你的孩子吗?
也许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能够侧面不完全地体现出个人以及社会对于少数群体的包容性了。
男人的犯罪和艺术都是为抑制勃起而产生的
其实读村上龙整本书,也有一个想法就是他的题目都很猎奇吸睛,但是读完却又觉得乏善可陈。譬如这样的一个话题,其实本来听着有趣,但是实际上都是一些很common sense的东西,读完只觉鸡肋。
但是同他另一篇的名字一样——所有的娼妓都很阳光——我觉得他的文章内容又是将很多人羞于启齿的内心想法给简单粗暴地表露了出来。他在文章里面也并非要和这些少数群体进行共情,但是内容上却又很直接犀利,所以让我还是愿意坚持读完。那么,我其实也认同这个观点,就如同我也认同跑步或者其他运动也是为了降低性欲而产生的。
艺术的发展,有时候与性与爱情息息相关,但是有时候有需要摒弃这些。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啊,至于如何破局又需要去阅读更多内容才能够获得灵感了。
整本书我前前后后花了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才看完的,基本上都是在地铁通勤路上看的。我很喜欢这本书的编排,零碎独立的主题不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去读。
我当然整体上是不建议正经去读的,因为有意思的书很多,相比之下这样的书浅尝辄止即可。我也是摘抄其中几个有趣一点的话题来聊,觉得到这个程度就差不都好了。
另,阅读马拉松相信大家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吧。也并非一定是《罪与罚》或者是《山月记》,有其他感兴趣的书坚持读一读总归是好的。一个月读一两本书,一年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我个人也觉得读书不贪快,而是好好读去体会感悟文字,这才是有效阅读吧。
河西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