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记述一个虚构的却又让人时刻感到真实的女孩成长史。

很久以前我就推荐过这本书,不过我忘记是在哪里说的了,可能是朋友圈吧,也可能是微博。其实这本书也只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在之后还有三本关联性很强的作品。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作品,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介绍到作家还说她的真实信息没几个人知道。

而这个系列的作品,也是通过“她”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记述的。虽然她一直强调这是虚构的,但是看完的人我相信没人会认为这是虚构的。因为太过于真实了,真实到即便我们童年隔了几十年而且国家不同性别也不同,但还能够有很多共感。

这本书的故事,很多人觉得是记流水账。的确,整本书的故事线就是主角埃莱娜和自己的天才朋友莉拉的成长经历。从童年的初识到之后的青春期再到莉拉的婚礼。这个过程中的事情,就构成了整本书的内容。

故事里面讲述了很多和童年相关的细节,像是黑房间的大探险,玩洋娃娃,以及离开自己熟悉的小区向外面探险等等。即便这样的描述太多赘述而且用词不够考究,所以会被诟病缺乏文学性。但是想想啊,所谓的文学性或许会在一定层面上丧失掉童年的稚嫩感。或者说,让那种童年的视角增加了一层成人的滤镜。

现在四部曲已经出版了前三部的中文版,我没来得及看完,不过感觉从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讲述故事,能够让人直观感受到主角的成长和变化。而通过“她”的视野也能够看到莉拉的变化,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就像小时候打游戏机一样,伴随着角色一起成长的游戏,总会最让人留下感情。

而且书从一开始就将埃莱娜和莉拉的区别给明显表现出来了,一个是努力争取优异不希望父母老师失望,而另一个则是天资聪颖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她学习。这也就是这个朋友为什么天才的第一个原因了,会读书。

因为莉拉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并没有过度投入,所以在埃莱娜看来她就是一个天才。都是一样的小孩子,为什么她就是可以比我学得快这么多呢?这种经历和感受,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历过,程度不同而已。不过莉拉也有着那个时候(莉拉生活在那不勒斯的贫民窟)大部分小孩子的命运,读完小学就辍学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有很强的情感依附。看到莉拉辍学之后还是坚持读书,我觉得这件事情真的很打动人。她用闲暇时间去小学图书室借书,结果一年下来把家里人借书的次数全都排在了整个小区最前面。就天才之所以是天才,真的就在于这些细枝末节,他们也能够做得比常人好上太多。

至于埃莱娜认为莉拉是天才女友的第二点,应该就是莉拉的魅力真的让她折服吧。虽然从埃莱娜的描述看来,莉拉是一个瘦小黑黝黝的女孩。但是整个小区的男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都对莉拉展示了好感,似乎都有些着了魔。

而埃莱娜作为从小到大一直和莉拉玩的女孩,更加对于这种魅力有着切身地了解。她明白自己这辈子即便读再多书,也很难有莉拉身上的那种魅力。不过在自己进修到高中之后,埃莱娜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也明白自己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莉拉相处,所以这时候的语言也变得温和不少。

在青春期过去后的适婚年龄里,莉拉的选择或许才是让埃莱娜比较不能够理解的。一场婚姻选择和谁一同走下去,太影响未来生活了。埃莱娜因为读书逃过一劫,不过莉拉就必须要在有限的选择里面做出最好的选择。故事在莉拉的婚礼之后也戛然而止,哲理告诉我们要续费了,不过看完第一本真的会让人意犹未尽,想要立马读完之后三本。

整本书读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很轻松流畅,就像故事本身一样,不用担心翻译让整本书变得难堪。不过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又看到一处很影响阅读理解的地方,也当时出于热心读者的心理给出版社发了私信和微博,后来也得到了正面回应。后来的再版的版次,错误地方已经得到了更正,所以出版社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一直强调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是那些细节不经意间就在透露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不敢相信莉拉这个人是虚构的,因为描述得太有血有肉了。就像一个再会编故事的人,讲述了一个立体的形象,但是总会因为他(她)不存在而有瑕疵。但是莉拉描述得太过详实,你不能怀疑这居然是全然虚构的。

这篇推送大致就是介绍一下这本书,并没有做太多评价,因为这本书真的太好看,傻瓜都会觉得好看的那种。你可以把这个系列当做是五十年代意大利贫民窟版“平凡的世界”来读,虽然两本书的侧重点有些不同。

可能很多人曾经看到过这本书的推荐,但是因为名字而放弃了选择。的确,“我的天才女友”这样一个名字很容易带来误解,也算是出版商的一个小心机吧。但是总体来看,是个土味书名。

现在淘宝上有前三本的合辑,大概是八十多。相信我,绝对划得来的。

我是河西学渣,下次聊,拜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