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早看清楚,削藩或不削藩,都止不住诸侯王反的步伐。
而景帝终究太年轻,对血缘维系仍心存幻想。
一边是难保的帝位,一边是晁错,似乎不需太犹豫就能定夺。
而景帝也毫无悬念地牺牲了晁错,以期平息七国之乱。
然终究无济于事。
晁错无错,却难逃政治斗争牺牲品的命运,着朝服受刑。
站在各自立场,似乎谁都无错。
若非要说错,景帝错在误判形势。中央与诸侯王之间已剑拔弩张,和平共处早不切实际。
若景帝早日看清形势,一心平叛,也不至于白白牺牲晁错。
只是,成熟、阅历从来伴随历炼、磨难。
经七国之乱一役,景帝也迅速成长,在其后展示其政治才能,有了“文景之治”。
贾谊之“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晁错之力谏削藩,主父偃之“推恩令”,本质没什么不同。
加之《左官律》《附益法》,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