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 -读书笔记

J.D. Vance通过阐述祖孙三代人交织的真实生活,回忆他作为底层白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有幸突围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发展方向:加入海军陆战队-考入常春藤之一的耶鲁大学 – 在大学遇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 获得律师职业,从而成功的从原有阶层向上游动。

故事的发展轨迹

13岁的阿嬷因意外怀孕和阿公离开山区北迁搬到俄亥俄州;虽然没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因美国正值重工业发展的繁荣时期,因时代而受益,阿公作为蓝领很容易的获得一份不错的薪水,一家人轻松过着体面的生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阿公和阿嬷都会定期回老家,而在23号国道上他们会遇到许多像他们一样因“移民潮”离开家乡而回家探望的人们。

阿嬷一生因流产失去九个孩子,梦想成为一名儿童律师,但却从未追寻过这份梦想。阿公酗酒严重,生活冲突不断,虽然他们物质生活上享受这中产阶级的惬意,但孩子们的成长却深受家庭生活不安的影响。母亲因18岁怀孕而在高中毕业后便结婚,不久因争吵而离婚,和第二任丈夫结婚后生下了作者,而在他学会走路的时候,父母又分开了。

随着经济体系的转变,原本因重工业而生机勃勃的地区纷纷走向衰败而成为“铁锈地带”。大批的人因失业导致生活彻底崩塌,社会纠缠着贫穷、毒品、犯罪、暴力。母亲通过社区大学进修后有一份全职的护士工作,但酗酒、吸毒、生活混乱、脾气暴躁却逐步让母亲变得行为极端。而此时周遭的整个社会也如同乱麻,大家无度地消费,四处都是挥散不去的药物滥用和家庭暴力,大家愤怒、不相信任何人。

在一次母亲严重暴力不得逞之后,作者搬去了阿嬷家里,没有了争吵和不安全感,安定的生活使他学习成绩提升。而后他放弃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录取资格参加海军陆战队,从军生活让他自信、自律并学会对生活的“全力以赴”,之后他重新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勤工俭学、提前完成学业并考入耶鲁大学的法学院。

他通过许多良师明白了社会资产的价值和许多在来到耶鲁法学院前都不知道的道理。但他始终很难控制自己所继承的消极情绪性格,在遇到问题时紧张焦虑、恐惧暴躁,好在他遇到了和他家庭生活背景截然不同的伴侣,陪伴并引导他,让他学会敬爱生活并努力控制自己的童年创伤。

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这本书冲上了Amazon销售榜的第一名,它解释了特朗普投票获胜的一部分原因,也让很多人了解、理解那些生活在精神和物质底层的贫穷人,而特朗普的主张正满足了美国大多数低收入人群、蓝领工人沉默已久的诉求。

“特朗普竞选标志”

经历重工业时期的繁荣走向衰落而带来社会绝望和悲哀的情况全世界共有。中国90年代的国有经济改革,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让许多人也经历了生活的繁荣转向衰弱,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东北、华北地区。振兴东北喊了这么多年,单纯的国家补贴丝毫改变不了渗透底层的生活风气甚至更加助长社会溃败。

在社会繁荣时期,大家接受的教育是单纯的理想和浪漫主义,满眼所见皆是欲望崇拜。虽然每个人在各个时代里都想往上阶层攀爬,但却又仿佛被宿命包围,深陷其中。— “生于理想,死于欲望”。

多数人通过高考从“乡下”来到城市上大学,毕业后胸怀梦想、豪情壮志的留在城市工作,觉得机会更多、社会更公平,渴望通过努力跻身繁华都市成为其中一员,即使夜幕降临,周遭充满孤独却又从来没有要回到家乡的念头。这些正是是故事里接受“移民潮”而北上的阿公和阿嬷所经历的,离开家乡去谋求更好的生活被打上一种不寻常的烙印,把家乡抛在身后的负罪感甚至被打上“自我膨胀的裤衩都装不下了”的标签。

“毕加索:《格尔尼卡》”

远离家乡,寻求更好的生活,可生活的困境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家乡生活的贫穷(少部分物质,更多精神情感上的匮乏)始终如影随性。作者通过努力和小幸运而考取的耶鲁大学,而其中法学院有超过95%以上的学生来自中产以上的阶级,很多勤奋和努力在阶级差距面前显得十分卑微,认知的天花板使得“寒门难处贵子”。

我想,我们生活的时代与故事里阿嬷和阿公所认定的美国当年最伟大的时代非常相像,但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因为网络的发达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得到更多资讯,不坐井观天而是去了解世界并付诸行动。

多数时候生活就是个死循环,成长环境带来的隔阂永远无法磨灭,但是努力向上是唯一的选择,生活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谢谢阅读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乡下人的悲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