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不经意间,在一场接着一场的淅沥小雨中,就要和这个夏天告别了。告别夏天,意味着告别烈日下冰饮的畅快,告别剖瓜爽目的清凉,告别空调送风的惬意,告别树影细密的斑驳,告别雨后飞虹的乍现,告别街边果香的弥漫……向晚的微光比以往来得更早了,沉淀出一片寂静,飞鸟掠过开阔的水面,冲进黄昏淡紫色的镜天。
当然,这个告别不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是以难以觉察的慢节奏逐步完成的,让人有些不舍,也许这个夏天太过于美好了吧。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了凉爽。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了,房子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初秋时节,最适合在园子里散步,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这一切景象,都幻化在杨万里的“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里,成为了难得的经典。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夏去秋来,天高气朗,秋水澄清,秋露晶莹,窗外的虫鸣鸟叫和秋风吹过,天地间一切归于宁静,让人内心感到平和。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告别夏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心情如同气温一样开始降落了,仿佛生命也开始逐渐缓慢下来,进入一个沉淀期。这种由热转凉的变化作用于人们的内心,常常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失落感。
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自感“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于是做好了归隐的准备,便在自己任职的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并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他将庄园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不久之后,他果然受到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这时正好落成,于是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时我不懂什么是忧愁,闲来时喜欢登上高楼。我喜欢登上高楼,为写新词无愁也要勉强说愁。如今我已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愁而又不说愁。想说愁而又不说愁,却说“天气凉爽好一个秋。”
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如今人到中年,报国无门,还落得个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个人的离愁别绪其实不算啥,词人所忧的是家国之愁,但却无法明说,只好以“天凉好个秋”来渲染自己的苦愁忧闷。
人生总是到某个年纪之后,才懂得某些道理。
当然,面对夏天的逝去,初秋的到来,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到愁苦感伤,有的人还奋发出了高扬的气概和乐观的情怀。刘禹锡就是其中之一。
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与其中。然而,历来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此后不久,这场轰轰烈烈的革新遭到宦官、藩镇以及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刘禹锡被贬至朗州(湖南常德)时,年仅三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奋发的年纪,人生的绚烂之花刚刚绽放,便遭受打击,其愤懑不平可想而知。但刘禹锡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强,他不甘从此消沉,于是写了《秋词》二首,抒发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到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这两首诗其一赞秋气,其二写秋声,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表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花瓣就这样落下,预告秋天要来了,那些往事一片片、一篇篇,随风轻轻远航,再次回忆你的脸,表情慢慢淡了……”
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何不携所爱之人,走出屋门,远离尘世喧嚣,看一看这可人清凉时节,享受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