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写了篇《李白为什么会站错队》的文章,分析了李白性格上的三个缺陷,正是这三个缺陷,才让他在太子李亨和永王李璘之争中,选错了拥戴对象,站错了队伍,后被押入大牢,险些丢掉性命。相反,他的好友高适尽管比他还小三岁,一生屡遭坎坷,屡试不第,后来从军,跟随大将哥舒翰,坚决拥护李亨称帝,时来运转,步步高升,在六十一岁时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达到了个人声望的顶点,妥妥的是把烂牌打成王炸,与李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高适能在官场如鱼得水,蹄疾步稳,肯定有他的诀窍。我分析下,高适之所以能成功,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从不言败,能识时务,随机应变,不一根筋;二是瞅准机会,务实冷静,抓住机遇;三是眼光高远,不计较眼前利益,当断则断,不拖泥带水。正是这些特点,让他从一个穷小子华丽转身,实现了人生逆袭。
下面,咱们一个一个分析。
先说第一个:从不言败,能识时务,随机应变,不一根筋。
说起来,高适其实是苦出身,尽管出身官宦之家,但父亲去世很早,家道中落,然而,高适并不在意,他胸怀大志,性格开朗,爱交游,从小就立下誓言,要追求仕途、兼济天下。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二十岁的高适来到长安,决定在京城一展身手,扬名立万。那个时候的高适,志向高远,他曾写到“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意思是自己二十岁文武精通,如今向西游历京城,抬头看见宫廷大门,指日便可位取公卿。
你看看,这家伙口气有多大。
然而,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彼时的长安城,是个人才扎堆的地方,“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京城岂是一个落魄贵族后裔能站得住脚、施展才华的,高适游荡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不得已回到宋城,过上了躬耕自取的生活,这种半隐居的状态,保持了好几年的时间。
科举不成,另寻途径。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二十八岁的高适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决定:从军!于是,他离开了宋城,北游燕赵,先后投奔了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成了一位幕僚。这期间,他先后参加了一些与进犯边境的游牧民族的战斗,但是由于这些小战斗都不成气候,也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不过在这期间他倒是写了不少的边塞诗,渐渐地有了名气。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三十二岁的高适觉着在幕府也干不出什么业绩,于是便赶赴京城,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然而,那一年的科场高手云集,高适不幸落第了。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高适科场失利后又回到梁宋流浪,恰遇李白和杜甫,三人结伴在宋梁一带游历,搭弓射箭,开怀畅饮,吟诗作赋,畅叙友情,既自负其才,又相互欣赏。也就在这游历中,高适受到李白杜甫的启发,决定再换一次活法,再次从军。只是谁也没有预料到,这成了他开挂人生的开始。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高适之所以能超越李白杜甫李商隐等等,就在于他能识时务,随机应变,不一根筋。作为现代人来说,人生能成功,不在于一城一地,也不在乎干什么样的工作,东方不亮西方亮,有时候,换种思路换种活法,或许就能豁然开朗,峰回路转。
再说第二个:瞅准机会,务实冷静,抓住机遇。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四十九岁的高适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再一次成为幕僚,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高适之所以投奔哥舒翰,我分析了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哥舒翰是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的儿子,乃名望极高的一代名将,时任右武卫员外将军,充任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和安禄山一样都是当时的政界明星,备受唐玄宗重用,投奔他能奔个好前程;二是哥舒翰性格豪爽,仗义疏才,喜欢交往,爱读《汉书》《左传》等史书,许多有才学的人投到他的帐下,就连杜甫都想投奔他,拍马屁说他“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所以当时他的幕府人才济济,名气很大,所以高适投奔他也是自然的;三是哥舒翰对高适的诗文、人品和才能很欣赏,上表奏请高适为左骁卫军曹,充幕府掌书记,并把高适视为心腹,常随左右,高适感激哥舒翰的知遇之恩,从此一心一意地在哥舒翰鞍前马后效力。
后来,哥舒翰镇守潼关,贸然出击,潼关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哥舒翰战死,高适四散逃命,人生似乎再一次走到了死胡同。
然而,在这个时候,异乎寻常冷静的高适又做出了一次很重要的选择,他星夜兼程、快马加鞭疾驰赶上玄宗皇帝,向玄宗皇帝直陈潼关失守的真正原因,指出了玄宗皇帝的错误决策。玄宗皇帝深受感动,当即提拔高适为侍御史,后又升为谏议大夫,一下子就成了正五品的高官。在危难之际,高适没有讳疾忌医,能当面向皇帝进谏,充分说明了他的果敢与担当。
俗话说,机遇机遇,“危”中有“机”,“机”中主动作为才有“遇”。高适之所以能在危机中咸鱼翻身,就在于他能审时度势,务实冷静,抓住机遇。人生难免有困难,有低谷,每一个职场人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寻找解决方法。
再说第三个:眼光高远,不计较眼前利益,当断则断,不拖泥带水。
安史之乱之后,臣工建议玄宗皇帝将兵权分给诸位皇子,让他们分别领兵抗击叛军,提高皇子们的积极性。此时,高适又一次站出来,指出这种做法很容易让皇子们拥兵自重,养虎为患。但玄宗皇帝不听,坚持要这样做。果不其然,兵权到手,太子李亨马上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遥尊唐明皇为太上皇。另一个皇子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在江东征讨。这样的人事安排,为后来李璘的逆反埋下了伏笔。
李璘到江陵赴任后,招募得几万人马。江淮乃大唐赋税重地,李璘眼馋这块肥肉,想据为己有。却说太子李亨在灵武那边,已经继位为肃宗了,也察觉了李璘的野心,下诏命李璘赶紧放下一切,去四川觐见太上皇玄宗,出乎意料的是永王李璘拒诏了。
我感觉李璘拒诏谋反有两个原因:一是唐玄宗仓皇出逃,已经失去了威望和人心,李亨称帝,唐玄宗不同意但也没办法,因为军方势力偏向李亨;二是李璘知道大哥让他去蜀中觐见老爹,是个坑,去则失去辛辛苦苦募来的重兵,不去则授人以柄,横竖都不行,所以他干脆心一横,反了。
李璘不听新皇帝的调遣,有分庭抗礼之势。唐肃宗李亨有些慌张,便将谏议大夫高适请来议事。高适没有含糊,给肃宗皇帝进行了一番分析,结论是:李璘必败。肃宗皇帝一听,立即树立起了信心,封高适为淮南节度使,管辖广陵等十二郡,讨伐永王李璘。
高适经过对形势的判断分析,觉得自己的力量不够,决定与江东节度使结盟,一起讨伐。永王本来就是个志大才疏的公子哥,哪有带兵打仗的本事,果不其然,很快就被镇压了。
只是可惜了李白,一辈子都想着入朝拜相,实现政治理想,然而站错了队伍遇错了人,最后被押入大牢,险些丧命。然而高适不同,自始至终都在冷静观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雷霆万钧。
据说,李白被下到大狱,一时乱了方寸,四处寄信,请朋友们营救自己,其中就给好友高适写信,信中夸奖高适“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将高适比作张良一般的人物,不无奉承之意。最后还为自己辩白:“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一方面为自己感到冤屈,另一方面则为自己与昔日友人如今天差地别的境遇感到伤心。
我分析,李白之所以给处于敌对阵营主将的高适写信请求营救自己,主要是感觉俩人当年的私交很好,感觉高适不可能不念友情,一定会营救自己。可惜,他失望了,高适根本就没搭理他,这封信连看都没看就扔了,更别说救他了。
历史上对于高适的冷漠有诸多猜测,一是认为高适担心影响自己的仕途,不愿意沾染李白这种犯了重罪的朋友,生怕引火上身;二是觉得高适与李白交往已在十年之前,到永王谋逆时两人已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日渐成熟的高适无法理解李白一以贯之的天真,不屑于营救他;三是高适是以不救为救,认为如果自己出面相救,会使李白更加引人注目而起到反作用。
这些猜测我们都无法辨识真伪。我以为,高适不救李白,主要在于他的政治成熟度明显要高出李白许多,他没有必要在自己的政治上升期引火烧身,而傻白甜的李白高调地写信请高适营救,本身就给高适出了一个大难题,救则说明高适对新皇李亨不够忠诚,不救则背负不够朋友的骂名,救与不救,高适都难逃恶名。所以说,李白的这封信很有问题,也说明他真的在政治上很不成熟。
当然了,历史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有时我们也很难看见全貌,说得清楚。
人常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高适在人生关键时期的抉择说明他眼光高远,政治上成熟,为了自己的仕途和长远利益,不计较眼前的利益,当断则断,不拖泥带水。大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走对了峰回路转,前途无量;走错了,则步步惊心,万丈深渊。每个人都有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走,全靠自己去悟。
几次的关键时期的出谋划策,高适不辱使命,一路开挂,充分赢得了肃宗的信任与赏识。平定永王后,他又受命讨伐安史叛军,解睢阳之围。蜀地发生战乱,他又接连出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到了唐代宗时,他又升迁至剑南节度史,后调回京城,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更被封为浡海侯,封给食邑七百户。死后,被赐谥号“忠”。
我有时在想,高适这个诗人真的不简单,前半生左冲右撞,一事无成,五十岁之后突然人生开挂,步步高升,看似否极泰来,其实都是前半生的积累。人常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要目光长远,站对队伍跟对人,一点一点去做,一步一步去走,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