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语录#

圣贤,很多人一谈起,就感觉跟自己无关,感觉离自己太远,感觉就像是让他当皇帝一样,其实在圣贤的眼里,不是这样的。就如佛说人人可以为佛,人人可以为如来一样,圣贤也一样。

那么要做到哪一点,便可以称之为圣贤呢?很多人首先就想到了多读书,在很多人眼中,圣贤都是饱览群书,都是很有智慧的,不读书,就感觉离圣贤很远,甚至感觉扯淡。

这样去想的人,也是对成为圣贤有误解的。难道成为佛的人,都要去背诵佛经,每一经书都要会诵读,还要明其理,才能成佛?并不是这样的吧!

大道至简,怎么个简法?理解了这个简,也就知道成为圣贤是很简单,但是越是简单的,往往人却越是做不好,这才是最难的。

因为大多数人都无法去繁杂为简,你看当今多少人能活得简单点?都是无止境地攀比,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名声,无不被欲望所支配,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

今天读了王阳明的一段语录,我就觉得王阳明说得很有道理,只要人人都这样去做,都可以称之为圣贤,但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因为看似简单,却越是很多人无法触及的,文字如下: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王阳明语录#

试问当今之世界的人,多少人能一念一辈子便向善,一辈子都心存良知,就算被人欺骗了,就算被不善之人伤害了,依旧能一念向善,继续心存良知?

太少人能做到了,因为能做到的人,都会被世人嘲笑傻子,软弱无能。但有智慧的人,往往不觉得这是一种软弱无能,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道路要去走。

正如丘吉尔所言一样:“如果你对每只向你吠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不善之人,今天欺负你了,你还击,必然会迎来第二个不善之人继续来找你茬。就如要争天下第一一样,你争得了天下第一后,你每天都会为了这个称号陷入无休止的刀光剑影,因为总有人想要打败你,争夺天下第一。

尼采也说过:“与恶龙缠斗久了自身也会变成恶龙。”我们老子经常提倡的道,就是遵循万物,不争,天下就莫能与之相争。去争了,处处都会有竞争。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才是智者,大贤。

我们这个世上,大多数人刚开始都可以一直心存善念,有良知地活着。但是他步入社会后,遭遇了很多不平的事,被人欺骗,被人嘲笑,被人挖苦,如是他自己也变得社会了,忘记了初心,最后活得自己都想笑自己,因为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开口闭口都虚伪话,奉承话,拍马屁的话。

所以,上面说成圣贤很简单,却又是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去做,更不会去做。所以这世上,圣贤很少,普通人也很多。

不争,才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退一步,才会找到更多喘息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但强大了,也没必要就把曾经欺负过你的人都打败,打趴下,那样你就会由强大变得心胸狭隘了。

强大了,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展露锋芒,因为一旦露锋芒,将会卷入很多没必要的争斗,你就更无法更好地继续修行,离成圣贤之路就会更远。

作者
武汉天启之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语录#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