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摘抄
“无需担忧,对电影来说,古典时期不在过去,而在未来。”(by《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
“无需担忧,对电影来说,古典时期不在过去,而在未来。”(by《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
【关于书】拉尔夫·艾里森:“所有小说都是写某些少数群体的:个人就是一种少数。小说的普世性——这不正是我们如今一直呼吁的吗?——只有通过描写具体环境下的具体人物,才能得以实现。”(by《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
【书摘】根据联合综合生活开发研究所公布的《有关非正式劳动者工作情况及意愿的第二次调查》(2016年),我们可以看出,在男性非正式劳动者中,未婚率达到89.6%,年薪越低未婚率越高。比如,年收入100万至200万日元的,未婚率为93.0%;年...
【书摘】太平年代以崇拜残忍为快,而我们的时代需要一种更加微妙的解药。关于人类的话语还没有穷尽,一个全新的艺术正迫切地等待登台亮相。让我们承认吧,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门艺术,对于大众艺术,我们曾因时髦而乐在其中,但热情很快消亡。因为未来谁会意...
【书摘】我曾想去工作,可是我又不愿承认我不会享用我的自由,而且我也不愿承认由于我没有生活来源非得靠奴颜婢膝去工作不可——一句话,我没有骨气。上次改编时,我曾打算参加海军,可是对一个外国人来讲,先入伍似乎是唯一的渠道。无可奈何,只有等待,或者...
【书摘】“自我”进入了过度膨胀时期,可以肯定的是一切都将有大致相同的结局,只是环境不同而已。从长远来看,这种走向是不可逆转的,因为这也是民主社会百年来的梦想。一边是越来越体察入微、仁慈和隐性的权力,一边则是越来越专注于自身、“虚弱”的个体,...
“我承认,我常常迷失在时间维度里。有时我感觉过去比现在更触手可及,而未来,我害怕它已然成为过去。”(德博拉·利维《热牛奶》)
【书摘】为何人们总是做好准备接受马基雅维利式的、对基本原则(比如诚实与公平)的违背?我的回答是,人们总是偏爱撒谎或撒一半的谎,以致公平本身变得含糊不清,良知变得具有选择性,至于那些显而易见的高尚品行,一旦被认为在社会上造成混乱,那些彰显美德...
【书摘】个体产生痛苦的原因,不仅包括人类固有的不受约束的破坏性的欲望,或是父母过于深陷自身的痛苦并且神经质地难以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或是某段惨痛经历残存的记忆碎片,或是目前正面临的人际、经济和职业的压力,也包括对于存在的残酷事实所固...
【书摘】人们对子女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却心存戒备、躲避察觉,为此,一些父母变为监视子女的侦探和狱吏,无法驾驭他们,却企图倚仗古老的权威占有他们,最终落入控制狂的地狱。达契亚·玛拉依妮《三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