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随读随感——生死课

原创: 畅读姐

《天长地久》的第四章,讨论了生死。生死是人生的大课。
龙应台在文章里阐述了做为难民的女儿,家族网和生命链是断裂的,除了父母之外,不知有别人。第一次经历生死就是自己至亲的父亲,第一次发现衰老就是自己最亲的母亲。于是生死、衰老,成了晴天霹雳。
有一天女儿问爸爸:你是去看太太吗?她并不知道太太死了是怎么回事。她说我以为太太活过来了。
我第一次经历亲人的离去,是六岁,我看到不省人事的爷爷,然后爷爷就从我的世界消失了。我从亲戚家偷偷跑回家,看到爸爸坐在爷爷的房门口,把头埋在膝盖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又偷偷跑走了。
当时,我并不能理解爸爸为什么会变了一个样子,我甚至不知道那叫做痛苦。我更不明白死了是怎么回事。直到我看到了骨灰盒,上面竟然有爷爷的照片,一刹那间,我脑中爷爷的样子全都模糊了,就只有照片中爷爷是清晰的。
没有人告诉我死亡是什么。我常常想起爷爷送我上学去的那个最后的早晨。上学路上干枯的狗尾草上还有残雪。爷爷给我穿了我特别不喜欢的红色皮革大衣。我们走了不常走的分叉的小坡道。也许因为那是最后的相处,所以我永远没有忘记。在对爷爷的思念里,我逐渐明白了死亡的含义。也逐渐升起了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它会拿走我们爱的人。
我读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小男孩看到了爷爷的灵魂,小男孩问爷爷为什么会回来,爷爷说,因为我要和你道别啊。这个故事使我泪流满面,印象深刻。因为如果可以预知爷爷离去,我真的很想认认真真的跟爷爷说一声:再见了。
我们永远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哪一天,所以我衷心的希望,我们每一天都能好好说话、好好微笑、好好道别。
我喜欢《泰坦尼克号》里最后扫过的那些Rose的照片的镜头,那个镜头提示我,Rose全力以赴的过了这一生,带着Jack的期待和爱。既然死亡是如影随形的,那不如就正视它,在它到来之前,用力的过活,不辜负“活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天长地久》随读随感——生死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