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真实的幸福》,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获得幸福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发现自已、创造自己。与其专注于自己的缺点,不如致力于发挥优势;与其专注于自己的失落,不如发现生活快乐的一面。
在深读书房中,将从什么是幸福、职场中的幸福感、婚姻里的幸福感这三个部分,为大家来呈现书中精华。
幸福是什么?
有些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永远花不完的钱,有些人认为幸福就是欲望不断实现的欢愉,有些人认为幸福是比较而来的优越感…….
其实,这些都是幸福的误区,我们总是弄错幸福的含义,才总是生活在烦恼之中。
我们终其一生,寻寻觅觅,不得其所,而真实的幸福其实很简单,没有标准,只是感觉。
当你抓住生命中的这三种感觉,幸福便已藏在你的心中。
充实感
《真实的幸福》中提到:“幸福是一种自我才能意会的充实感,这种感觉的产生需要在做事情时忘我的投入。”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心流”,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充实感:
当你专注于一件事,全身心投入,内心被这件事充满,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便达到了“心流”状态。
抓住这种“心流”时刻,就是握住了通向幸福的钥匙。
充实不是无所事事,却也不是了无头绪的忙碌。充实更是一种安于一心,专于一事,自在而富足的生活状态。
淡出娱乐圈后的刘若英便过着这样的生活。
她常常一个人去书店,一个人去咖啡馆坐着发呆,在深夜的时候安静地看书。
写作是她的最爱!
她说:“只要我活着,就永远不会停止对写作的追求。无论是哪种方式,随笔、小说、邮件,甚至短信……我会一直,一直写下去,决不放弃。”
灵感来的时候,便忘乎所以,常常写到深夜,忘记了时间的流动。
事情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都是自己真心想做的,看似闲散随意的生活,其实是最充实的精神世界。
用心做着自己想做、该做之事,让世界静下来,深深地扎根生活,足够充实,便足够幸福。
安全感
刘涛和丈夫共患难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而更动人的是她穿越苦难之后,始终幸福满满的样子。
当年,刘涛退出娱乐圈后,闪婚富豪,本以为从此夫妻美满,一生富足,没想到,丈夫却在婚后突遭破产、负债累累,而刘涛那时正怀着身孕,无依无靠。
绝望境地之下,她没有倒下。
没钱还债,她就毅然复出拍戏,用4年的时间,一点点替丈夫还完债务。
丈夫遭遇挫折,抑郁缠身,她就贴心陪伴,硬把他拽起来拉他去散步,去看球,和他讲自己小时候的傻事,讲社会上的趣事,讲别人对他的赞许,讲他最忠实的朋友对他的期待,慢慢用爱,温暖他结冰的心……
她带领一家人走出破产的阴霾,重新经营起活色生香的生活。
经济上的能力,精神上的独立,是她内心真正的安全感,也是她存活于世的底气。
破产了,她没有惧怕,因为她有赚钱的能力,爱人倒下了,她却站得更坚定,因为她心中有足够的爱,治愈身边受伤的爱人。
正是因为这份“我可以”的安全感,无论境遇如何,她都有给自己幸福的能力。
一个拥有持久幸福幸福的人,一定是个充满安全感的人。
而安全感不在于钱,也不在于身边的人,而在于你的内心。
正如梁文道先生曾说:“一个人一定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万贯钱财或许终有一天会散去,最爱的人或许终有一天会离去,唯有内心的光亮才能追随你一生,给你恒久的温暖。
满足感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满足的人总是幸福。
乐观而知足的人,不论境遇如何,总能找到生活的美好所在。
刘禹锡的一生过得十分凄惨,他一生贬谪,在巴山楚水之地住了23年,但他却活出了许多达官显贵也没有的幸福感。
因为无论到哪,他都能心有知足。
有一次,他被贬至安徽和州,被州知县刁难,发配到偏远的城南门,地处荒凉,面朝大江。刘禹锡却毫无抱怨,反而高兴地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大江、白帆,有此壮景,又能静思作文,真是再好不过了。
后来,州知县又把他赶到城北。房间小了一半,旁边只有一条小小的德胜河。
刘禹锡依旧没有抱怨,很快找到了这里的好处:虽然小了点,但一到春天,河边杨柳依依,风景太好了。于是又高兴地赋诗一首: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自己几次刁难不成,恼羞成怒,把他又移至城中一间小小的斗室。
刘禹锡依旧很快乐,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幸福的钥匙,终究是握在自己手中。
不论环境如何糟糕,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便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很难,它离不开一点一点的积累,一天一天的经营。幸福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在无数的瞬息中找到充实的感觉,安全的感觉,满足的感觉。
正如塔尔宾·夏哈尔所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是跟着感觉走的。
真实的幸福始终在你心中,与他人无关。愿你沿着心的方向,活出幸福模样。
今天,我们探讨了关乎幸福的三种感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幸福,拥有持久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