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原著 | 杨澜
解读 | 苏沫
从工作室到访谈录,从上海、北京到伦敦、纽约,她走过40多个国家。
从国际政要到各界先锋,她对话过800多位世界精英。
两万多个回合的睿智问答,她拥有了自己的说话之道。无数精彩生命的遇见,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她用不卑不亢的姿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用真诚温暖的话语触动了人心。
她就是著名主持人杨澜。
杨澜曾获得中国第一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赴美深造归国后,开创了中国电视第一个深度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她曾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女性之一。
曾经她问遍世界,今天她想把她的故事说给你听。
杨澜在《世界很大,幸好有你》这本书中,记录了她对话世界的那些经历和感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智慧的婚姻之道
婚姻就像瓷器,无论在一起多久,都需要轻拿轻放。
20年前的一天,天气有些阴沉,海风有些凉意,杨澜随着吴征一起出海,吴征对她说:“我一直独自闯荡,今后我要和你一起去看世界!”
那一刻,海浪起起伏伏,杨澜也怦然心动。
不久后吴征掏出一枚戒指套在了杨澜的无名指上,两个人就这样在爱情的路上一路狂奔,两个人认识不到一年,就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
杨澜和吴征曾经是人们眼中最完美的夫妻,然而即使是最完美的夫妻,一生中也起码有200次“我要离婚”的念头。
婚姻给他们上了一堂很真实的课:当荷尔蒙制造的激情慢慢褪去,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渐渐磨蚀了浪漫,杨澜和先生因为照料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眠不足,两个人又有工作的高压和旅行的分离,工作与家庭也无法再平衡,后来他们慢慢明白,婚姻也需要一些智慧之道:
1、婚姻需要自由。
婚姻虽然像围城,但是我们不能天天在门口看守着,那样城里的人就难免成了囚徒。我们可以把城门的钥匙交给对方,他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他愿意,这样围城就成了遮风挡雨的家,无论走多远,他都会回来。
处于感情低谷时,要学会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为对方留下自由的空间,因为如果爱,就要给对方自由和快乐。
2、婚姻需要陪伴。
当杨澜挣扎于做主持人却不能掌握节目品质时,吴征鼓励她学习当一名制作人,一直陪伴鼓励她;
当杨澜决定回国发展时,吴征放下了美国的生意,陪她一起回国重起炉灶。
当杨澜受到言语攻击时,总是有一个人陪在身边轻声说:“别怕,还有我。”
风暴来临、孤独无助、前途不明的时候,总有一个人陪伴在你身边,这些陪伴是爱情的纽带,也是婚姻中前进的动力。
3、婚姻需要共同成长。
婚姻中的杨澜和吴征,他们有时像恋人,有时像朋友,有时又像亲人。
但他们都明白,最好的关系是会让双方都有自由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杨澜和吴征都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也乐于经营自己的事业,作为媒体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爱情是奔跑速度最快的,却又是生长速度最慢的。在你结婚20年之前,你很难明白一段好感情意味着什么。”
尊重孩子是育儿之本
婚姻当然不只是卿卿我我,还要一起面对孩子的成长。
能够生育、养育一个独立而活泼的生命,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荣耀。
作为母亲,杨澜曾经因为自己的“知名度”,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过一些烦恼。
儿子上五年级之后就不太希望杨澜去参加家长会,因为别的家长和同学会指着他议论:“哦,这就是杨澜的儿子。”
他不愿意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受到关注,杨澜觉得这是孩子的独立个性,值得尊重。
有时老师邀请杨澜去学校做演讲或者出席毕业典礼,杨澜便会事先征求儿子的同意,两个人一起商量演讲的内容,而且杨澜承诺绝不说让儿子尴尬的话。
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很多中国家长却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甚至羞辱自己的孩子。
一次转机时,杨澜看到过一名中国女性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斥责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引得所有人都朝他看,小男孩羞得满脸通红。
杨澜觉得每一对父母在学会爱孩子之前,都需要先学会尊重孩子。
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当女儿过12岁生日的时候,曾很认真地对杨澜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
这份“独立宣言”让杨澜很是欣慰,因为某种意义上说这彰显了女儿小小的自我审美观。
杨澜与子女的默契就是:进他们的房间先敲门,不经他们的允许不翻动他们的物品或者查看他们的手机,不当着老师的面说孩子的不是,只讨论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这份尊重,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
当孩子情窦初开的时候,作为父母,杨澜和先生对他们纯真的感情给予了尊重和爱护。
杨澜会鼓励儿子在舞会上主动邀请喜欢的女生,也会和刚上高中的女儿聊一聊如何应对男生的表白。
这种平等的交谈,让孩子们的青春期过得还算平稳,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孩子们对于父母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就像纪伯伦的那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世界很大,等你去探索
正是因为有吴征和孩子的信任,杨澜才放心去看世界,也遇到过无数精彩的生命。
杨澜的记者生涯中曾经采访和接触过很多政界名人,站在他们身旁,杨澜的心中充满敬畏和感动,一边感慨人生的短暂,一边又欣喜于能与他们同为这世界的一部分。
有一次,杨澜和丈夫吴征受邀去英国安德鲁王子家里去做客,车子穿过参天巨树和绿草茵茵的庄园,他们忍不住猜想两位公主一定是高冷和矜持的,没想到一进门,迎接他们的却是两位穿着休闲装的少女。
安德鲁王子的长女热情又健谈,不一会儿就跟他们聊起了天,次女说起话来声音很温柔,一直安静地坐在姐姐身边。
午餐时,姐妹俩又是递菜,又是倒水,还询问父母和客人需要什么沙拉酱以及主菜的配料。
她们做这些时自然熟练,所以真正的公主不仅能察觉被子下有一粒豌豆,更能给客人的盘子里舀豌豆。
杨澜很难想象,英国皇室的公主竟如此亲切。
世界各地的旅行,让杨澜在个体经验之外,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杨澜还见过热衷于保护热带雨林的查尔斯王子,他曾发起过“热带雨林计划”,游说各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保护环境,希望把保护热带雨林的理念传播得更广。
也见过昂山素季等等各式各样的名人,这些人里,有些人智慧,有些人深邃,有些人幽默,有些人强硬……
即便这些看世界的经历经过时间冲刷,新闻也已经变成旧闻,领袖已经变成平民,那些来自人格的魅力依旧让人心动。
记者是杨澜的工作,她试图用采访触摸这大千世界的一角,尝试理解和连接更多的人和更大的世界。
看过这大千世界,杨澜明白了世界之大,个体生命何其渺小,每个人都无法全知全能地看到事情的全貌,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要常怀谦卑之心,学会换位思考。
这世上有许多非凡的风景,虽匆匆走过,也能触动心灵,除去岁月的浮华,留下如钻石般璀璨的光芒。
语言交流的破冰技巧
很多人都像杨澜一样有一个探索世界的梦想,而杨澜认为语言交流是通向这个世界的钥匙。
杨澜发现中国人在国际社交场合总是安静地躲在角落,或者与其他中国人围成一个小圈。
虽然中国有苏秦的雄辩之才,诸葛亮的舌战群儒,然而中国的主流文化对于能说会道这件事还是有轻视,自古有“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现代的学校教育也并不看重或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鼓励提问。
杨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时,一次一位外聘美国教授问满满一个大教室的同学有什么问题,竟无一人举手。
教授激动地掏出一美元的钞票,声称:“怎么会没有问题呢,只能有两种情况,我讲得太无聊或者你们根本没有听!谁提问我给他一美元!”
这让杨澜深受震撼,也感到被羞辱,愤而举手。
其实语言交流并不神秘,只要掌握“破冰”技巧,你可以和任何人交谈。
虽然每个人的表达天赋不同,但是语言能力却是可以训练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变:
1、介绍自己。
交流是从认识开始,一个落落大方的自我介绍可以传达出结交的善意,现代的社交场合男女更加平等,不仅男士可以主动介绍自己,女士也可以这样做。
通常如果你对某人感兴趣,你就可以漫不经心地走过去,好像自言自语似的点评下周围的环境,比如说“今天的气氛真不错啊!”。
如果对方接了下茬,你的自我介绍自然也就可以开始了。
2、合适的称呼。
在社交场合,了解正确的称呼非常重要。
现在人的感情婚姻方式更加多元化,恋爱的、已婚的、同居、同性的,所以在介绍人物关系时,除了用“丈夫”、“妻子”、“女朋友”、“男朋友”之类的词,经常用的其实是“partner”,这个词能把各种生活状态中的所有男女关系都包括了。
在正式场合,有关称呼和礼节最好提前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3、合理利用声音的魅力。
声音,对于一个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视觉形象充斥各种媒体的时代,声音的魅力常常被低估了。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声音偏尖,当她决定竞选党魁时,声音训练师让她有意识地把发声位置放下来,这样更接近女中音的音色,成熟、优雅、自信的声音形象就这样被塑造出来。
语言的速度和节奏感很重要,有些人觉得说话速度快就是自信能干的表现,实际上只会让别人应接不暇,而且语速过快往往会让自己过于紧张。
如果能把语速放慢,不仅能增强语言的准确性,还能稳定情绪,让听的人也能放松心情,更加专注。
其实语言交流并不难,它是一种思想的碰撞,通向世界的钥匙,更是探索文化的渠道,了解不同的文化,才能相互理解尊重,才能谋求共赢,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和任何人交谈,只要你想,你可以和任何人交朋友。
每个人都要拥有“幸福力”
2009年,杨澜曾经在《天下女人》这个节目中,讨论过“幸福力”这个主题。
她曾经在采访中多次被问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很多人都曾这样想过,如果有一天我遇上白马王子,我就可以幸福了;或者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我就幸福了;如果有一天我能买下一套房子,我就幸福了。
但是幸福真的是我们能等到的吗?是另外一个人有义务给予我们的吗?怎样才算幸福呢?
心理学家曾长期追踪过那些突然中了彩票,或者在意外中造成终身残疾的人,结果发现在这些外部事件发生后的六个月内,这些人的情绪的确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或欣喜若狂,或沮丧痛苦。
但是六个月之后,原先幸福感很强的人还是会快乐,原先幸福感弱的人还是不开心,外界曾经带来的冲击,会对情绪的影响在六个月之后变小。
杨澜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情绪原点,不管我们经历过怎样的大喜大悲,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归到这个原点,能影响我们的只是自身的幸福力。
当我们追求幸福的内在力量,感受、创造和分享幸福的能力就是“幸福力”。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幸福力的人?杨澜这样建议:
1、让自己的情绪更平稳。
一个人的幸福力的觉醒,是从对自身的了解开始的。
心理学家发现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但其实我们人类是一种感性动物。
当人类受到情绪问题困扰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我们可以做深呼吸15次,让身体供氧更充分,也可以反复拍打大腿外侧,让身体兴奋起来。同时多关注自己已经得到的,追求幸福内在的力量,这样情绪才会平稳。
情绪平稳愉快的人通常更健康,幸福指数也更强。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身边有爱情、友情或者亲情围绕,就可以大大增加人生幸福的概率,因为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感知幸福的应对机制。
健康、亲密、相互支持和互相成长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幸福最好的保障。
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关注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好好地给他们时间和陪伴,三个月之后,我们的幸福感会大大改变。
3、培养自己的幸福习惯。
一开始是我们塑造了习惯,然后习惯塑造了我们,养成自己的“幸福习惯”,会让我们的幸福感有大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关注自己的呼吸和存在,可以每天写下让自己开心的五件事,也可以给镜子中的自己一个微笑,这些微小的习惯会让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高。
幸福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的人生技能。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我们总是在赶路,总是在看前面的风景,却很少有心境回顾已经走过的日子。
总想着,有一天闲下来一定要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把以前珍藏的记忆拿出来回味。
但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闲下来?等真的闲下来,很多美好记忆或许早已经遗忘了。
一直在赶路,却一直没有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
就像李宗盛的一句歌词:“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旅途中的风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一起看风景的人。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现在,把最好的爱给最重要的人,这样才不负韶光。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世界很大,幸好有你的爱一路相随。
人生繁茂,是爱让生命美丽绽放。
世界很大,幸好你还有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