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们常常会把实现幸福的手段当做目的,所以我们为名为利,忙碌奔波,以为得到了名利财富就快乐幸福了。
可是等我们得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空洞,于是陷入矛盾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产生“感觉什么都有了,又感觉什么都没有”的错觉。
《好的孤独》的作者陈果有一个朋友,在普通人眼中,他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功人士”,相貌堂堂,性格开朗,有房有车,工作稳定,收入可观,时不时会在欧洲某一个怡人的海边小镇出现,然后安逸地小住数日。
可这个朋友却依然感到“一无所有”。他会在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起床到阳台上去看黑暗中再熟悉不过的景物,闭着眼睛他也能分毫不差地说出那些圆楼顶、方楼顶的具体位置。
看着眼前空洞的黑影,他会不明白自己和这个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
于是逃回房间,可是这样一小方空间却阻隔不了他内心的无助,房间齐备的家具没有让他觉得充实,只是更觉得一无所有。
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有很多,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给人生“定错了位”,我们所追求的不一定是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
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就要更明白自己的心,当一个人与他的心疏远了,心也就认不出他来了。
如果我们的心认不出我们了,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无法引起内心由衷的快乐与温暖,幸福也就无从寻找了。
因此,出发前实在不需要那么步履匆匆,好好问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明白自己所想,整理好内心,然后从心出发。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幸福人生的第一步。
锤炼自己的修养
让人生幸福的方法,除了有形的、物质的东西,还有另一类东西,也是我们能拥有的。
通常我们称之为“修养”。
它不能为我们直接带来物质的享受,却比物质享受更温暖一些、更具有内涵和亲和力。
奥黛丽赫本就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修养这个概念,她在遗言里这样说:
“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这就是对修养最好的解读,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更是心灵之美与外在之美完美的结合。
还记得在《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董卿采访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
为了方便沟通,在3分钟的采访中,董卿跪地三次,用仰视或平视的目光专注又耐心地倾听老爷子的分享,再细细转述给现场观众。
穿着半身裙和高跟鞋,跪着并不那么方便,甚至这个姿势也不那么好看。
但她这一跪,跪出了个人最美的姿势,跪出了作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也跪出了她根植于心的修养。
修养之美无处不在渗透影响着我们的外在之美。
赫本、董卿之所以美,不只是她们的外表,更是因为她们优雅的气质和谈吐,更是因为她们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温柔和善良。
修养是一种力量,别人拿不走它,因为它深深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弥漫于我们周身,逗留于我们的凝视中。这是一种神圣的幸福,因为它来自心灵的确认与热爱。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过得幸福的人,精神世界都是充实而丰富的。
《好的孤独》里说,“那些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他们尽力创造并享用着生活中每一刻的收获和欢乐,使之了无遗憾、心满意足”。
是的,只有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达到高度平衡,生命才会更加从容,只有努力将人生活得丰盛,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
想要丰富精神世界,就要懂得生活。
村上村树虽然书中的文字都透露着清冷的气息,但生活中的村上春树,却是一个温暖、阳光、幽默、丰富的人。
他住在城郊的住宅区,每天过着早睡早起的生活,喜欢做蔬菜色拉和大酱汤,听爵士乐、古典乐及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流行乐。
在33岁的秋天,他开始慢跑。每年他都会参加世界级马拉松赛事,是了不起的长跑者。
除此之外,他更是走遍世界的旅行达人、无人不知的资深猫控……这些身份糅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最真实的村上春树—— 一个把自己的名字活成一种主义的生活家。
这也是生于1949年的村上,如今却依然维持着一种罕见的“少年感”的原因。
和村上一样保持着精神的愉悦和富足的还有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一直遵循“5小时规则”,把8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在聚光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明、大局在握的投资家巴菲特,一个成功的符号。
但在个人生活中,他并没有把赚钱的事务塞进日程计划的每个空闲时段,相反,即使在每个工作日,他都刻意留出一部分的空白时间来学习。
比如利用这段时间来阅读、在早晨与晚间自我反省,甚至是与志趣相投的商人聚会。
正是这份在精神世界的努力,才让巴菲特避免了陷入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之间进行选择的困境。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与其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让有限的生命充实丰满”。我想,人生的幸福,大概就藏在这变得充实丰满的过程中吧。
愿我们都能活出充实的人生,找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