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梵高传》
原著 | 欧文·斯通
解读 | 提拉没有米苏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传记小说作家——欧文斯通的作品。他是南加州大学的经济学硕士,曾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五部传记,这之中包括杰克•伦敦,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他的这些作品在欧美各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欧文斯通年仅26岁时出版的作品,这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一经出版就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并且发行数千万册。
这本书主要的原始资料来自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的三卷书信集,其中更多的资料是作者在追随梵高的踪迹过程中,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实际考察中发现的。
文森特•梵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他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印象派与新印象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梵高的生命很短暂,37岁就离开了人世,他最著名的作品多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创作的,他创作了200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1100多幅素描和900多幅油画。可以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梵高几乎是用生命在作画。
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感受到梵高对绘画的坚定执着与锲而不舍,可以看到他对艺术的疯狂热爱与不懈追求。翻开书页,你可以慢慢走进梵高的内心,看他如何挥洒笔墨,绘制自己色彩斑斓的一生。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取其中的精华。
1853年,梵高诞生于荷兰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是一名神职人员,家里除了梵高,还有5个孩子,其中,梵高的弟弟提奥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了梵高很大的帮助,可以说为梵高的绘画之路铺好了稳稳的地基。
梵高的家境不错,他的一个叔叔拥有一家古比尔美术公司。20岁时,在叔叔的介绍下,梵高进入了伦敦古比尔的一家分店工作,工作内容以销售名画和名画复制品为主。
从少年时代起,梵高就不太合群,他的性格有些乖僻,也带些偏执。
但因为他工作勤恳,同事们都很喜欢他。在伦敦古比尔分店,梵高跟他的同事度过了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
然而,这段短暂的美好时光很快就结束了。梵高喜欢上了房东的女儿—乌苏拉。
他疯狂地对乌苏拉展开了追求。但是这所有的努力都是梵高的一厢情愿,因为乌苏拉早已有了未婚夫,而且她对梵高并没有任何好感。
于是,乌苏拉开始躲避梵高。
梵高性格里的偏执并没有让他放弃对乌苏拉的追求,他甚至愈演愈烈,开始向乌苏拉求婚,这引起乌苏拉和她家人的强烈不满,他们明确果断的拒绝了梵高。
失去爱情的梵高感受到了强烈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让他对周围的人变得敏感,也让他对古比尔的工作失去了兴趣,于是他擅自辞去了古比尔画廊的工作。
梵高的一系列举动,让叔叔彻底对他失去了希望。
沉浸在失去爱情的打击中,梵高在痛苦和失意中无法自拔,或许是为了自我救赎,梵高在这时选择了信仰宗教,他开始着手准备阿姆斯特丹神学院的入学考试。
但是由于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古板,这令梵高心生厌烦,最终,梵高以惨败收场。
但是梵高并没有就此放弃,此时,布道依旧是梵高的最高梦想。不久,梵高来到福音传道学校进行了三个月的学习,但他没有得到牧师的任命。
随后经由牧师的推荐,倔强的梵高来到了比利时的博里纳日矿山,当上了一名非正式的传教士。博里纳日的条件非常艰苦,微弱苍白的阳光,四处弥漫的煤烟。
那段时间,他与矿工们同吃同住,一起忍受饥饿与贫寒,甚至还下过矿井,深入体会了矿工们的生活。他能深刻体会到底层民众的悲苦,因此,他经常把自己的面包和咖啡分给穷人。
在此期间,他还满腔热情地拿起铅笔和水彩,在画纸上描绘矿工们的日常生活。但付出并没有任何收获。梵高对工作的过度热情,引起了教会的强烈不满,于是梵高被解雇了。
博里纳日的这段经历让梵高感到绝望,他不但失去了上帝,同时也失去了自己,万念俱灰时,梵高到牧师彼得森那里寻求帮助,这位牧师也是一位艺术家,经由他的开解,梵高终于找到了他一生的归宿—绘画。
那一年,梵高27岁,他出发前往布鲁塞尔,开始了正式的绘画之路。此时,几乎所有认识梵高的人都认为他的选择是错误的、是不理性的。
尽管如此,梵高依旧坚定不移地把绘画当成自己此生唯一的目标。这令他的亲人和朋友们大失所望。但只有一个人,他一直鼓励梵高画画,这个人就是梵高的弟弟提奥。
没有工作,梵高失去了经济来源。提奥每个月都会寄给梵高一笔费用,让他安心创作。然而绘画所耗用的费用太高,梵高经常食不果腹。
由于生活开支太大,梵高重返家乡。
在家里,梵高再次遇见了自己的表姐—凯。
他们之前曾见过一次,凯的美丽和善解人意深深的吸引着梵高,但当时凯已有丈夫,梵高便把这份爱意压在了心底。
再次见面时,凯的丈夫已经去世,此时的梵高开始向凯疯狂表白,执意要娶凯为娶。
梵高的所作所为让凯感到恐惧和反感。在牧师家庭中,近亲结婚是不道德的,也是违反底线的,梵高的举动引起了全家人的排斥和反对。
梵高又一次在爱情中备受打击。他可以没有爱情,但他不能失去绘画,只有绘画可以让他忘记痛苦。
他再次离开家,前往海牙投靠自己的表哥毛威。毛威是位画家,在当时已颇具名气,在梵高的再三恳求下,他成为了梵高的私人教师,梵高因此留在这里学习。
在海牙的一家酒吧里,梵高认识了妓女茜恩。
茜恩既不年轻,也不美丽,甚至可以说有些憔悴,她是一个经历过生活忧患的女人。
此时的梵高生活贫困,很是落魄,因此,他与茜恩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在之后的多次接触中,梵高爱上了这个温暖热心的女子。
他不顾别人的反对和世俗的目光,毅然的和她同居了,表哥毛威甚至为此跟他断绝了来往。
然而这段感情并没有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由于梵高的贫穷和对绘画的执着,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最终,他们选择了分手。
与茜恩分手后,梵高忍受着病痛和贫穷的双重折磨,神经极度衰弱,他疲劳而又失望,开始想念起自己的家乡,想回家在母亲身旁住几个星期,以此慰藉自己的精神。
1883年底,梵高从海牙来到父母所居住的纽恩南。
回到家后,他把一间小茅屋布置成了一间乡间画室。除了在画室里工作外,他每天都会去田野间作画。
当时流行的是关于上层社会的画作,而梵高却特立独行,他画劳动中的农民,画半成熟的麦田,画织工,画奶罐……这遭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再加上梵高没有正式的工作,于是理所当然的,他被孤立了,于是梵高只好用画笔来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后来,梵高与一家姓德格鲁特的农民做了朋友,这是个五口之家,有父亲,母亲和一子二女。他们靠种土豆来维持生计。
梵高想画一幅德格鲁特一家晚上在饭桌前吃土豆喝咖啡的油画。
为了画好这幅画,在纽恩南居住的两年时间里,他练习了上百幅关于织工,农夫肖像与农舍的素描。为了在画中展现出自己希望表达的那种内在精神,他夜以继日地在色彩配合与明暗比例方面进行调整。
终于,在1885年4月,梵高完成了这个作品,并把它命名为《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在接触印象派画家之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副作品。在他的画笔下,这里的农民在时间上定格了,他们化为了不朽的生命。
完成了《吃土豆的人》这部作品后,梵高进入了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在那里,他夜以继日地作画,最终积劳成疾,病倒了。梵高觉得学校里教授的东西太过刻板,与此同时,便在提奥的邀请下,决定前往巴黎,一个画家云集的城市。
一年后,梵高来到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在巴黎,梵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如高更,修拉,毕沙罗,劳特累克等。这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给梵高带来了很强的震撼。
梵高借鉴了印象派画家的一些技巧,提亮了自己的调色板,他的画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可他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与思想理念,独特的个性不断驱使着他去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然而却始终寻觅不到。
疯狂而感性的梵高把原因归咎为巴黎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他认为是巴黎彻骨的寒冷进入了他的调色板与画笔,也进入了他的内心。
太阳,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梵高走向南方。
1888年2月,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这座小城里炽热的阳光,一下子点燃了他创作的热情。在法国的这两年时间,梵高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梵高来到阿尔后在旅馆居住了一段时间,不久,梵高租下了一座房子。他把房子的外墙涂成了一层黄色,称它为黄房子。梵高从这座房子里得到了他一直渴望的稳定与安宁。
他想把自己的黄房子变成艺术之家,于是,梵高邀请自己在巴黎时结识的好友高更过来同住。
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梵高在黄房子里认真画着向日葵。向日葵画是梵高送给高更的礼物。
梵高一生共画了十一幅向日葵。这些向日葵的花瓣上有着高度亮的黄色,就像浸透了阳光,让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热的生命力。
在荷兰,向日葵象征着忠诚,梵高用这一系列向日葵花来见证他与高更之间的友谊。
1888年10月,高更来到了梵高的黄房子。他们一同吃饭,一同作画。
可这两位艺术家性格不合。高更嘲笑梵高画的向日葵不但色彩单调乏味,而且不完整。高更崇拜的那些画家,梵高也不喜欢;而被梵高奉若神明的人,却被高更所嫌弃。
或许在其他问题上,他们可以平静而友好地进行协商,但是绘画对他们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他们都竭尽所能地为各自的思想和理念争辩,没有丝毫的妥协。
他们一起不停地作画,又不停地地争吵,积聚在他们心中的厌烦与愤慨越来越多。
阿尔酷热的太阳让梵高心神不宁,而与高更的激烈争吵,刺激着梵高本来就脆弱敏感的神经。
有次高更从睡梦中惊醒时发现梵高站在他的床前,一言不发地怒视着他。还有一次,梵高把颜料倒进了菜汤里,这些行为让高更更加忍无可忍。
在一个圣诞夜前夕,梵高和高更大吵一架。盛怒之下,梵高在黄房子里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把耳朵用报纸包好送给了当地的一个妓女。
梵高疯了,他被当地人送进了医院。
一个月后,梵高为自己画了一幅《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关于这座黄房子的一切记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都被梵高用颜料揉碎在他的画中。
梵高继续留在阿尔养病,留在巴黎的提奥,在一个独立沙龙展上展出了梵高的三幅画作,但梵高的名字依然不为人所知。
梵高对生活和自然的敏感,是他作为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天分。但这过分的敏感进而导致了他的毁灭。
可对梵高而言,如果不进入作画时亢奋的状态,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1889年5月,梵高在位于法国的圣雷米疗养院修养。在疗养院,他经历了两次精神崩溃,可能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在两次发作之间,他疯狂地作画,不到一年,就创作出了140多幅作品。
疗养院里,修女们的祷告,同伴们的胡言乱语和周期性发作的疾病让梵高心神不安。整个医院充斥着一种压抑且悲凉的气氛。
此时的梵高陷入了对精神病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之中。
梵高经常在深夜里惊醒,黑暗中,他走到窗前,仰望星空,看到宏远无边的宇宙的和平与庄严,也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以及自己心中的悲悯与无望。
他拿起画笔,完成了一幅举世公认的杰作——《星空》。圣雷米疗养院窗外的那片星空,或许是梵高心中最纯净的颜色。
在圣雷米疗养院期间,梵高的其中一幅绘画《红色的葡萄园》卖了400法郎,这是他在世时卖出的仅有几幅作品中的一幅。
1890年,在精神病医院备受折磨的梵高来到瓦兹河畔的奥维尔小镇居住。
奥维尔是个幽静且安详的地方,那里有天主教堂,屋舍随意地排列着,通往乡村里的台阶蜿蜒曲折,似乎永无尽头。那里有果树,也有成片的麦田。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梵高走遍了小镇和周围的乡村。他以画板为战场,以画笔为武器,与自己不停地交战。不到七十天,就完成了76幅作品。
在奥维尔剩下的日子里,梵高的精神越来越错乱。好像在过去的十年里,从他笔下涌现出来的每一幅画,都带走了一丝他的生命力。此时,他的生命似乎被耗尽了。
7月27日,在画完最后一幅画《麦田上的乌鸦》后,梵高用左轮手枪指着自己腹部,枪声响起,他缓缓倒在了麦田的泥土中。
7月29日,梵高永远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梵高曾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提到:“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它茫然无际,让人感到沮丧和失望。可它最害怕有信心,有热情的画家,因为他敢于去画,梵高彻底打败了“你不能画”的咒语。
只要跨步向前,拿起画笔,用信心和热情一笔一笔画下去,画布上就会跳跃出璀璨的色彩与希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画布上,挥舞出绚丽的人生。
*文:提拉没有米苏,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喜读书,用笔收录一切美好。公号:提拉没有米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