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轩鸿
《洛丽塔》,萝莉一词的根源。如果没有恋童癖情色小说的外壳,这部晦涩难懂的文学名著断然不会有着这么广泛的读者。故事梗概请自行百度。
有人说这本书象征着古老的欧洲对年轻美国的诱奸,有人说这本书象征着年轻的美国对衰老欧洲的引诱。到底是男主角教唆了洛丽塔走向堕落还是洛丽塔原本就是个喜欢勾引异性为自己服务的妖女,人们争论不休。笔者以为恋童癖什么的只是一个噱头,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后半部分关于爱和罪恶感的探索。(当然,作者纳博科夫还顺手嘲弄了一下美国的汽车文化和教育制度。)
关于爱,爱不会因为对方的堕落而改变,反倒有可能因为对方的升华,望而却步。爱的本质原本就包含着“怜”。
关于罪恶感,人们总会想尽办法为自己寻找合理的借口以抵消罪恶感。最终这种逃避、自欺欺人的方式只能让人越走越远直至毁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一瞬间的事,直面自身问题的救赎之路很远,很难。《洛丽塔》对于罪恶感的探索,恐怕只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可比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俄国作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异常深刻。
文章存档:《洛丽塔》读后感
系列文章:
《洛丽塔》读后感 【人性,是黑暗中一口深不可测的井】
《洛丽塔》读后感 【对失去的东西执着,心中缺乏安全感与爱】
《洛丽塔》读后感 【背离世俗的爱恋 /多半是飞蛾扑火 引火烧身 】
《洛丽塔》读后感 【人,丧失了伦理道德,如同野兽! 执念、纵欲,是造成邪恶的根本!】
《洛丽塔》读后感 【有邪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并为此堕落,直到毁灭】
《洛丽塔》读后感 【爱无罪 /却又是原罪/悲伤的男人和一端畸形悲剧的爱】
《洛丽塔》读后感 【人性是复杂多样的,不管是谁,都只是自己欲望的罪恶的牺牲品罢了】
《洛丽塔》读后感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
《洛丽塔》读后感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
译林出版社版的封面设计一般,对原文有删节,翻译不够准确但非常流畅,受到大部分读者的推崇,可惜这个版本已经很难买到了。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的封面设计十分出色,不做删节这一点也相当难得。这个版本的翻译执着于准确,像做学术论文一样做了大量的注解,但流畅度极差,冷冰冰的翻译腔直如做题一般。读起来令人头昏脑涨昏昏欲睡。有读者称这是翻译史上的一次重大事故。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强势营销下,《洛丽塔》的简体中文版在市面能很容易买到的也就只有这个版本了。
笔者以为,如今我国的文学翻译环境太过苛刻。“信、达、雅”这三条翻译标准把“信”放在第一位决定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机械翻译可以一版再版,即使遭到批评也有恃无恐。而为了追求流畅和美感进行在创作的译本则难以立足,甚至有可能迫于舆论压力被出版社召回。
傅东华、王道乾等老一代翻译家当年可以做的事,如今的翻译家再想做却是太难太难了。稍微出一点格,反对者就要疯狂的抨击以显示自己的水准,而支持者的声音就微弱得多了。挑毛病既容易又过瘾,表达善意则需要设身处地替人着想,时间精力成本高不说,一不小心还可能引火烧身。笔者年轻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宽容,看到译文版《洛丽塔》的大行其道,一统江山才悲哀地发现,群起而攻和袖手旁观终将导致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照着书本说话,卑微、委屈、鹦鹉学舌地活着。
对于洛丽塔,笔者推荐的阅读方式是从网上购买英文版(不要说你英语不好,这本书里还有大量的法语和拉丁语词汇,英语好也照样看得费劲。上海译文版作为参照还是很不错的)之所以强调从网上购买是因为市面上能买到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文版其实是一个坑爹的删节版。笔者自己的英语也已经退化多年,从不会像某些人那样轻飘飘地推荐大家去看英文版。这次破例是因为《洛丽塔》的原著如诗歌一般带有韵律,韵律带来的情感和美感是难以言喻,直戳G点的。如果只是想看噱头,这本书其实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重口。如果要看文学性,原著的韵律还是有必要欣赏一下的。
Lolita,light of my life,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
Lo-lee-ta: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at three,on the teeth.Lo.Lee.Ta.
根据《洛丽塔》改编的电影以1997年版受到的评价最高,笔者认为虽然这位导演在细节上下了一番功夫,选取的演员也算得了些神韵,但与原著的差距仍然不是一星半点。
最后谈一下作者,纳博科夫是因为十月革命逃亡欧美的俄罗斯贵族。他在学会俄语之前已经能够用英文读写,《洛丽塔》一书是用地道、高级而又华丽丽的英语书写的。他从俄国跑到德国,娶了个犹太媳妇儿之后赶上纳粹排犹,跑到法国不久法国又沦陷,他跑到美国做编辑、当教授、写了很多书都没火,直到《洛丽塔》出版后给他带来了巨额财富,两口子到瑞士的高级酒店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一生颠沛流离,却躲过了所有的危险,又有佳人相伴左右,其个人经历比他的小说传奇得多。
我常想,要是纳博科夫没跑出来,在苏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