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轩鸿
提起加斯通·勒鲁,十个人里有十一个不知道他是谁。(夸张一下,严谨的人不要介意。)
提起《黄色房间的秘密》,十个人里会有那么一个半个的推理小说“哦”一下。
提起《歌剧魅影》,谁要是还不狠狠地”哦“一会儿那就说不过去了。
在人类漫长的文学史上,既写过推理小说又写出过”纯文学名著“的作家,狄更斯算一个(可惜他的推理小说《德鲁德之谜》没有写完),勒鲁算一个。
勒鲁的这两本书,在豆瓣上评价最高是重庆出版社黑猫文酷版不大好买,但是本人的收藏癖和强迫症同时发作,总算都搞到了手。
越是不好买的书越要赶紧看是我对待藏书的一贯原则,然而看完的感觉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种感觉并非因为这两本书不好,恰恰相反,就因为这两本书太过经典以至于无数的书籍、电影、电视剧都从中汲取了营养,无数次地被致敬、模仿。
《黄色房间的秘密》——时间错觉+警察即凶手+爱恨纠葛导致的案情复杂
《歌剧魅影》——极丑陋的天才+花瓶美女+除了说我爱你什么都不会的高富帅+疯癫而卑微的爱
勒鲁并不以文笔见长,这两本书也没有”被解读“出太多的内涵,毕竟他的书并不为任何意识形态的政权所需要。因而当他在小说元素上的特点在一百多年后的读者看来甚至还不如去看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高丽使者案》和电影版《第一百零一次求婚》来得过瘾。
所以这位被克里斯蒂、江户川乱步等大师万分敬仰一再提及的勒鲁,在今天就成了个冷门的小众作家了。在百老汇,《歌剧魅影》力压《猫》,成为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但这份荣耀属于改编了勒鲁小说的作曲家安德鲁·韦伯。至于这位原著的作者,恐怕也就只有一小撮患有严重收藏癖和强迫症的推理小说迷还没有彻底将他遗忘。
阅读快感低+情节早已被影视剧透个精光+翻译不错的这个版本很不好买
没有强迫症和收藏癖的读者,入手需谨慎。
但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两本书是我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