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读书分享有以下几个环节:
1. 新老书友相互介绍,以读书为平台,携手前行,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2. 每个人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激励自我,坚持阅读,做书香女人。
3. 书目推荐人张秀鸿简介《生死疲劳》的作者和书目内容。
4. 书友们的读书分享环节。拓宽视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 高春梅的散文朗诵:《我们是农民》
6. 作协刘主席做总结发言。
作者简介: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书目简介:在《生死疲劳》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读书分享环节:
首先发言的是刘宏英老师,她说这本书的分量太重,作家莫言的作品真的是不敢轻易去品评,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可以说有他的独到之处。这是一部民俗交响乐,是一种黑色的幽默,笔迹看似天马行空,不属于阳春白雪,但是有内在的况味与和谐,有悲壮的底层农民的疾苦写实。评价一部作品和一个时代没有几百年很难准确定位是非对错。不管怎么评价,农民往往就是承受所有不幸的载体。之后刘老师就“命和运”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刻的解读。大潮之下,顺势而为,把握好命和运的关系,命是天赐,运是努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勾阿莹老师说此书是中国旧社会底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借用虚幻的生死轮回来细致刻画土地改革、四清、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50年的变迁。从写作手法上来看是章回体,对于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得细致、生动。喜欢莫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莫言的作品好读,故事情节紧凑、丰富,语言朴实生动,让人读起来咀嚼有味。他和纳博科夫有类似的文体风格,可以说是一代大家的代表之一。莫言的小说也有意识流的特征,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以及明显的地方特色、个人风格强烈的语言。莫言的每一本书都有极好的故事性,可读性。
许亚楠老师说很喜欢这部作品。自己的妈妈当年就是成分不好——地主。一家人因为成分的原因不敢大声说话,受约束的地方非常多,读完《生死疲劳》有一种不堪回首的童年心酸历程。听亚楠老师的分享后,作为聆听者,我的心情及其酸楚而又无奈。这部作品有血有肉,具有人物的复杂性,但是谁都不可复制,作品始终表达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但又被抑制的矛盾冲突,让读者读后内心纠结。作者把无奈、困惑、痛楚等杂糅在一起,借用动物的眼睛来表述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这是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鸿篇巨著,也彰显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更深深地理解了亚楠老师所描述的生活经历和困苦。
曹云波对这本书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她说小说中描述的很多场景和她小时候的经历一样,几度哽咽,让在场的文友也深深地感动。一部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打动读者,让人物、内容鲜活真实,莫言在这部作品里借用动物的眼、耳、鼻、脑、肢体,详细生动地刻画了他想表达的语言和行动。蓝脸是小说中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由于坚持单干不加入人民公社,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成了历史的叛逆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中所经历的一切,蓝脸这个形象都具有感人至深的悲剧色彩,但是蓝脸始终保持着隐忍和自我的坚持。最后“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有点悲怆和宿命论的感觉。但是不影响整片作品的精彩,也许这就是作者最满意的结尾,这不仅仅是生活的现实归宿,也是深刻的人生哲理。对照历史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在读完这部作品后,“珍惜当下”一词是不是又有一份味道和意境呢?
郭玉海老师是第一次参加读书分享,郭老师对此书的理解很独到,他说读书就是阅读时代,他把全书分成几个阶段:土地改革、四清、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明显的时期,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情感。有赞扬有抨击,有歌颂有揭露。一个时代的作品会有时代的标签,虽然莫言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作品内容,其实他内涵的时代印记就是历史的重现,这也是成功作品的特点。
王丽虹、代凤华、陆美芳、张学红、王亚玲等也就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的读书心得。王丽虹对这部作品阅读得非常透彻,表达了自己对莫言的崇敬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这是一部杂糅了道教、佛教、和传统道德观念的一部鸿篇巨著。对“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神”每一章节都有着鲜活的心理和语言描写。文字朴实契合时代脉搏,内容丰富、丰满,人物复杂,但是脉络清晰,小说的主线—西门闹的生死轮回贯穿整部小说。王丽虹老师说非常喜欢“生死疲劳,皆因贪欲;无欲无为,身心自在。”这句揭露生命本真的语言。生活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要学会适度放下和知足。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可以学着适度的适应。陆美芳从哈市特意赶回来参加读书分享,精神可嘉,令人感动。
阿城作家协会刘忠学主席对此次读书分享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说自己这是第二次阅读此书,知道此次读书分享的书目是《生死疲劳》,所以做了充分的阅读和准备。刘主席对此次的读书分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鼓励作协女子读书会要坚持走下去,祝愿读书会越办越好。他对作品的分析是深入浅出,对每个发言者都给与了精准的点评,而且对作品的理解深刻透彻,剖析精准、犀利,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对那个时代人们砭骨入髓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于极左思想的危害深有感触。
作品是伟大的,内容是精彩的,故事是虚构的,历史是真实的。一部好的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镜子,不需要华丽的语言来装饰,用真情和艺术手法,用智慧和恰如其分的文字来表达跨越50年的故事。多而不乱,长而不冗,精彩纷呈,这不能不说作者驾驭文字能力超凡脱俗,莫言的作品当之无愧于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一部作品的感受是千人千面,其实当一个人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就要做好被拍砖头、被骂的准备。无论是《蛙》、《丰乳肥臀》、《红高粱》,莫言的作品争议很大,但是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项的作家就该有自己的性格和风骨。要挺起脊梁,不能人云亦云、哗众取宠。作者看似是用43天完成《生死疲劳》,其实他是用了43年的经历和思考来完成的此部作品。无论是西门闹的身(魂)不由己,还是蓝脸的始终如一,这些男人们都是在历史大潮中的无奈者和承受者;无论是白氏、迎春等面临生活的褰裳躩步,还是互助与合作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改革和开放所处时代的激流勇进,莫言都很好地把握了自己的写作技巧,作者找到了一个起源和落笔的基点,做到了无中生有,有中似真似幻的高超水平,糅合了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维构架,人物个个饱满鲜活。尤其是当莫言的笔触从“牛头马面皮肤的高贵蓝色,转到高密东北乡沼泽中的一种上午开放下午凋谢的小花朵的时候,一股轻灵的气息和光泽便暗自流动起来,使小说肌体充满了深层的柔韧和灵性。”莫言有敢于面对过去的勇气和巧妙呈现历史的含蓄智慧;有小自我、大格局的宏观构架思维能力。莫言的写作技巧相当高明,用五个代表性的动物来表达时代和自己的观点,语言生动形象,耐人深思。从作品的构思,故事情节的设定,包括名字和时代的契合等等,莫言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部作品能否流芳百世、能否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就让时间来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吧!
朗诵环节:
高春梅的散文诗朗诵——《我们是农民》,把大家带到了那个幅员辽阔的土地,那里有春种秋收的劳动场景,有篱笆墙的农家村落,有憨厚朴实的农民身影。抑扬顿挫的情感,把农民的沧桑与淳朴,厚重与博大的勤劳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看出朗诵者的对这部作品的精准把握和深厚的朗诵功底。
最后大家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此次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