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绍生《<三国演义>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读后感

作者:孔鲤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三国演义》的多篇文章合集,因此本身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评述《三国演义》的核心主线,但毕竟是同一个作者所写,核心观点还是存在着的。作者不完全是基于《三国演义》文本进行文学分析,而是将《三国演义》放在历史大环境中,并借此来讨论三国故事从王璨《英雄记》到陈寿《三国志》,再到民间的三国故事,最后到罗贯中《三国演义》这个过程中的源流演变。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视民间记忆,而事实上《三国演义》里对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等人的态度,一方面固然有历朝历代文人们的思想加成,但另一方面必然是老百姓的情感附生。以诸葛亮为例,官方形态下的诸葛亮,更多被赋予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高尚人格,而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则在智谋百出方面被大大增强,甚至会让位于其人格,如民间戏曲里三气周瑜时的诸葛亮是睚眦必报的形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民间记忆和文人形态很多时候是无法合流的,民间对诸葛亮的看法,也许和正史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无法调和。

当然,本书毕竟是许多文章的合集,有的文章价值比较高,有的则比较一般,若论整体,可以作为阅读《三国演义》相关评论后的调剂品,但作为入门似乎比较杂乱无章,不像李天飞的《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卫绍生《<三国演义>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