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蚂蚁和小蜻蜓
这次推送的是波普尔笔记的倒数第二部分~
▼ 文 | 徐栖
二、政治哲学(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不论在科学哲学,还是在政治哲学中,波普尔宣称,他的批判目标是共同的,即权威主义。… …他的政治哲学的目的是倡导和理性批判主义相适合的开放社会。”(P50)波普尔的政治哲学思想根植于二战及冷战时期,“他所说的’开放社会’实际上指的是西方’自由社会’,极权或封闭社会主要指的是第二次大战期间的法西斯国家和苏维埃国家,以及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P51)“波普尔的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反历史主义。”(P52)
在波普尔批判权威主义的立场下,他使用了五个步骤进行论证:1⃣️人类历史进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2⃣️我们不能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预知科学知识未来的增长。(来自知识积累的非决定论)3⃣️因此,我们不能预知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4⃣️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摒弃建立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存在类似于理论物理学史的社会科学。因此,在历史预测基础上不可能建立关于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5⃣️历史主义方法的根本目标乃是错误的。历史主义坍台。(P52-53)
波普尔认为,人们认为可以像用自然科学预测自然现象那样用社会历史科学预测社会历史现象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自然科学的预测和历史主义的预测之间存在差别:
1.“首先,预测的范围有整体和局部之分,长期和短期之分。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理论的经验内容逐步增加,证伪度也随之增高的过程。这意味着自然科学理论不可能对整体作出长期的预测而不被证伪。因此,科学理论预测的范围或者是短时期内的,涉及全局现象,或是长期发生的局部现象,但长期与整体两者不可兼得。而历史主义者却偏要发现既适用于人类社会整体,又决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规律。这种意义上的规律是不可证伪的。”(P53)
2.“自然科学预见必须经过事实的严格检验。事实检验存在于事实按预测的方式重复出现的过程之中。”(P53-54)但历史主义恰恰不是这样。
需要注意的是:“波普尔否认存在着与自然科学规律相对应的历史规律,但他并没有否认存在着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社会科学。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能够运用证伪原则和试错法。”(P54)
与此同时,历史主义有其充分的历史根源,也就是说,人们有用历史主义思考问题的倾向。这与佛洛依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所说的人类首先具有的寻求安全和庇护的本能的理论不谋而合,他认为“人们为了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对家长的意志,传统的习俗,宗教的仪式等唯命是从。”(P55)这就是他所说的封闭的社会。“在波普尔看来,那些对灵魂不死作出承诺的宗教信条,对真理的确证性作出承诺的知识论以及对尽善尽美的未来社会作出承诺的历史主义,本质都是借用一个权威(神,只是基础以及历史规律),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使他们摆脱对死亡、陌生的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恐惧感。思想上的权威主义导致政治上的极权主义。”(P56)而极权社会,就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总的来说,“《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一部用哲学史的材料来反对历史主义的著作。”(P56)因为历史主义源远流长,几乎和形而上学同时诞生——“波普尔攻击的重点是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理论。”(P57)
柏拉图认为存在四种政体: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和暴君制。贵族制最好,是理想的原型,暴君制离原型最远,因此也最差。所以如果雅典人再不放弃民主制,就会堕入暴君制。波普尔反对的黑格尔的新部落主义则“迎合了普鲁士国王建立文化霸权之需要,这也是一个专制制度抵御英国自由主义思潮和法国大革命精神之需要,是封闭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开放社会的反扑。”(P62)波普尔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法西斯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1.黑格尔把国家当作民族精神的体现,法西斯主义进一步把国家的民族性归结为种族血统。2.黑格尔认为,社会历史是民族精神斗争的历史,一个国家是另一个国家的天地。国与国之间的争执只能用战争解决。3.黑格尔鼓吹英雄崇拜。
至于马克思的科学的历史主义,波普尔则认为,法西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黑格尔思想发展的右翼和左翼。马克思主义,因为其抛弃了宗教的和形而上学的外衣而显得尤为诱人和危险。一方面,马克思是一位非常令人钦佩的思想家,他“帮助人们睁开了眼睛,看到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P65)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同样通过他的思想构造了具有科学形态的历史主义理论,并作出了错误的预言。波普尔认为,“历史主义不仅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学说,而且是安邦治国的一种方法;它绝不是无害的书生议论,而是统治者手中的锐器。在实践中的危害表现在,它一句自己所理解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改造社会的通盘计划。波普尔把这种通盘计划之制定和实施称为乌托邦工程。
波普尔对乌托邦工程进行了批判。首先,“波普尔反对把社会的弊病归结为个人邪恶念头的社会阴谋理论。… …社会阴谋论从根本上排除了持不同意见的人们用理性的对话,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他们之间分歧的可能性。”(P73)他把乌托邦工程的反科学性总结如下:1.乌托邦工程的目标,诸如人性的完全解放,绝对的平等和正义,是抽象、遥远、不确定的。2.“最终目标”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目标是要进行调整和修正的具体目标,可最终目标消除了目标概念本身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即使某一社会集团的成员最初对他们的最终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漫长时期内,他们必然会遇到新的事实和问题,必然会产生意见分歧。(P75)4.乌托邦工程的整体性特征会导致权利的集中和对个人自由的牺牲。
而波普尔提倡的,是美国法律学家罗斯科·蓬达(Roscoe Pound)提出的“渐近社会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P76)社会渐近工程的特点有:1.排除痛苦,而不是增加幸福。2.温和地改良,而不是暴力革命。(这种温和的改良是否暴露出波普尔过度相信理性的弊端?他如何看到理性在二十世纪所带来的灾难?)
“在历史主义与社会主义、乌托邦工程与渐近社会工程相对立的基础上,波普尔又提出了封闭的社会与开放社会这两个对立的概念。”(P80)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了这一组观念:“封闭社会是以忠诚和顺从为准则,符合法律、习俗的静态社会。” (P80)波普尔对此进行了新的界定:“开放社会就是现代的民主社会,其特点是批判式的自由创造;而封闭社会是部落式的社会的残余,在古代、中世纪和现代都表现为极权社会。… …笼统地说,开放社会的原则是批判、民主、自由和宽容。… …但是,并不是大多数人都理解了这些原则的意义。相反,即使在现代社会中,贯彻这些原则往往造成一些悖论。这些悖论暗示,开放社会的理性原则蕴含着自我毁灭的危险。波普尔以解决悖论的方式论证开放社会诸原则,其目的在于强调,理性的原则也必须接受理性的批判。”(P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