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真正本性,由于人的有限状态,同死亡密切相关。他指出,可以想象,有一种在时间上是无限也是有限的生存;但是,死亡若是没有存在于人的生命中,人同世界以及同他自己的关系就会产生极大的混乱——以至“人终有一死”这个命题所具有的意义,完全有别于单纯观察到的事实。”生存者若是永远不死的,他就不再是我们所谓的人。他的经历的主要特征是,他的生命在时间中的发展,于他之前和之后都创造了无限的过去和未来。因而,物种的不朽性同他的个体有限性是相关的。
波伏娃《第二性》
一个月之前在学校,我和几个同专业的朋友们一起阅读了数本讲述“死亡”的绘本,并在阅读之后开了一个小型的读书会。开完读书会,我这样写道,如果说第一次读书会我没有真正意义上领略其价值,而这一次我从每一个赤诚善良的个体的感悟中感受到了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可能我们年龄尚小,但是我们对死亡的观感并不浅薄。我听到学弟学妹们谈到了不朽,谈到了永生,谈到了断舍离,谈到了事物的新生,谈到了价值,那一个个震撼心灵的瞬间,远不吝于任何一次我作为个体捧书阅读带给我的体验。
要说我害怕死亡吗?
怎么可能不害怕。
初中,周末回家,听爸妈讲从小与我玩耍的邻居家阿姨的侄女得癌症已离开人世的那一瞬间,我手脚发凉。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的全部画面都是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一个黑匣子里。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我所有恐惧都来自于那个黑匣子。
而后很多年,我都不敢面对死亡,即便我参加过很多场葬礼,我都不敢直视逝者的遗体,瞻仰遗容时我一直都是以回避的心态走个过场,甚至到我爷爷的离开。
他离开后的一连半个月,我都无法安然入睡。对死亡的恐惧侵入我躯体、灵魂,甚至是无孔不入。只要闭上眼睛,我就又像几年前那样想象爷爷孤零零地躺在一个小匣子里。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直到我回到学校后才慢慢好转。这个过程,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我害怕跟爸爸说又会激起他的难过,我无法再次面对父亲哭的像个孩子一样的场景。
很久年前,我读过毕淑敏的一本书,书上有一句话说,父母是一道屏障,隔开了死亡和我们。那么,父母的离开,就意味着这道屏障被打破。
这句话我们深知它的残忍,但是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会面临的现实。
既然我们终要面对,那为什么不提前找寻一种科学理性的心态来面对呢?这不是冷漠,也不是要让我们放下无数感情羁绊,仅仅是寻求一种方式,让我们不再那么难过,那么绝望。
这也是我为什么想写这篇推文的原因,是因为读到了萨特的那段话。有限的生命只是一段历程,我们在这段有限中创造出来的无限的力量和价值,最终建构起生命的不朽,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过去和未来。离开也并不意味着终结,或许是新的开始,新的传承。
科学也只不过是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
临床上的死亡并不可怕,只要你还记得这个人传递的爱,教会你的爱,他就永远不会离开。我愿意相信每个个体都是不朽的,因为他曾经在他存在过的纪元里,深刻地影响着下一代人,永恒的爱通过代际之间的勾连、传递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下一代人。
不要惧怕死亡,更不要被死亡的恐惧击打地一蹶不振。
生者应该从死亡中找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与当下,做好千千万万件小事,即建构了不朽的根基。
感谢陪伴。
「当然随着年岁增长,我已然会体悟更多生命命题的真谛,但仅对20岁而言,死亡对我的恐惧已经消减大半,感谢阅读。」
栋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