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只见电灯光下有一个黑黝黝的庞然大物,悬在水中一动不动。我仔细地对它进行观察,想辨认这条巨鲸的种类。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一艘船!”我惊叫道。
这具遇难船只的残骸横躺在波涛之中,其景惨不忍睹。不过,甲板上的情景更加凄惨:还躺着几具被绳索缠绕着的尸体!
鹦鹉螺号的电灯光强烈地打在她的脸上,我得以辨出她那还没有被海水浸泡变形的面容。她在作最后的挣扎,把孩子举过自己的头顶。可是,这个可怜的小生命却用两只胳膊紧紧搂住母亲的脖子不放!四名海员死去的模样非常可怕,身体因抽搐而蜷缩着,拼命挣扎着,想挣脱将他们缠绕在船上的绳索。只有那个舵手的表情显得比较镇静,面容清晰、严肃,灰白的前刘海紧贴在前额,痉挛的双手仍握着舵盘,好像是要把这艘已经遇难的三桅帆船驶向大洋深处!
多么凄惨的景象!面对这刚刚发生的海难事故现场,可以说,面对在出事的最后一刻拍摄下来的沉船现场,我们大家默不作声,而我们温暖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我看见几条巨大的角鲨为这些人肉诱饵所吸引,它们的眼睛里冒着火花,正在向前靠拢!
海洋能吸收阳光中除蓝色以外的任何颜色,正在把蓝色的光线向四周反射。因此,大海被映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靛蓝,犹如一块宽条纹的波纹织物,在波纹状海涛的作用下此起彼伏,匀称划一。
各种被捕获的海鲜立即通过舱口被送往食品贮藏室。有些海鲜要趁鲜食用,剩下的海鲜将被保存起来。
“您看,”他接着又说,“海洋在太阳的轻抚下正在苏醒!它又要开始自己的白昼生活啦!观察海洋机体的变化规律,的确是一项饶有兴趣的研究。它有脉搏,有动脉血管,它还会痉挛。
毫无疑问,尼摩艇长并不指望我做任何回答。在我看来,跟他说“显然”、“诚然”、“您说得有理”之类的话也都是没有用的。或者确切地说,他是在跟自己说话,而且每句话之间都做很长时间的停顿。这就是一种有声沉思。
客厅舷窗的防护板几乎每天都要开启几小时,而我们则百看不厌,为能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而感到欣慰。
在这次横渡太平洋期间,海洋不停地展现其各种奇妙无比、变幻无穷的景色,不断地更换布景和场面,令我们大饱眼福。我们不仅被吸引着要观赏造物主在海洋里创造的杰作,而且还要去揭开海洋深处骇人听闻的奥秘。
第20章 瓦尼科罗岛
【我的点评】:这一章节真是无趣,全是冗长的科学常识。
自鹦鹉螺号在交通比较频繁的海域航行以来,我们常常遇见已被海水腐烂了的遇难船只的残骸,在更深的水层还能看到已经锈蚀了的大炮。
我欣赏着这些微生物“劳动者”所完成的宏伟工程,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
第21章 托雷斯海峡
汹涌澎湃的海水打在礁石上,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震耳欲聋。
他的牙齿似乎已经磨得如同斧刃一般锋利。
第24章 强制睡眠
大副显得很激动,并且难以自制而流露了出来。尼摩艇长自制力较强,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冷静。他步履坚定,但缺乏往常的节奏。时而,他停下来,两臂交叉在胸前,仔细观察着大海。在这个浩瀚无垠的空间,他在搜寻什么呢?
大副又举起了望远镜,固执地巡视着海面。他不停地来回走动,而且还时不时地跺脚,他所表现出来的神经质的冲动与他上司的沉着镇静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他那双目光锐利、阴森的眼睛凹陷在紧皱的睫毛底下,牙齿半露,咧着嘴巴。他的所有表情都说明,他浑身充满一种强烈的仇恨。
我想驱赶睡意,可是无法做到。我的呼吸变得轻微起来,我觉得冷得要命,四肢冰冷,沉重不堪,就好像是瘫痪了似的。我的眼皮犹如铅阀,罩住了我的双眼,怎么也不睁开来。我的整个心身被一种病态的嗜睡所占据,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幻觉。接着,幻觉消失了,而我却失去了知觉。
第25章 珊瑚王国
体态轻盈的鱼儿迅速划动着双鳍,犹如飞鸟一般从花旁一掠而过。
第26章 印度洋
尼摩艇长将在这浩瀚的大海里度过他整个人生。虽然他现在还没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但也已经为自己在深不可测的海底深渊修好了坟墓。在那里,任何海怪都不会来骚扰鹦鹉螺号上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的安息!
对于人类社会,他始终持有这种无法改变的愤世嫉俗和怀疑态度!
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坚持把鹦鹉螺号的指挥官只看做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学者,因人类社会世态炎凉而蔑视人类。在龚赛伊眼里,他是一个不为世人理解的天才。他在陆地上人类社会那里已经领受过太多的失望,不得已逃避到这个人类难以接近、而他的本性得以自由发挥的地方。
作为被强制剥夺自由意志的人,我希望这种机会降临;作为一名学者,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又担心逃生机会的降临。
每天到平台上散步,接受海上新鲜空气的沐浴,透过客厅舷窗观赏海里丰富多彩的景致,阅读图书室里的藏书,撰写自己的日记,这些事情耗用了我的全部时间,我根本来不及偷懒或自寻烦恼。
那些来自陆地、长途迁徙的水鸟,因长途跋涉,一路劳顿,现在停栖在洋面的波涛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