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带走了记忆,带走了感觉,带走了真实。有时会怀疑,是否真的发生过。
学会珍惜当下,时间真的让很多人和事一去不复返,多年以后山还是那个山,地还是那个地,只是你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你,我也不再是当初的我。
第二章
他有那么一种能力,可以准确无误地捕捉气氛的变化,从而挥洒自如地因势利导。另外他还有一种颇为可贵的才能,可以从对方不甚有趣的谈话中抓出有趣的部分来。因此,每次与他交谈,我都觉得自己俨然是个妙趣横生的人,在欢度妙趣横生的人生。
和一个人聊天时,学会照顾彼此的情绪和微妙的变化的聊天才有效。
在此之前,我是将死作为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独立存在来把握的。就是说:“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获我们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天经地义、无懈可击的。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
《肖申克的救赎》里“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取决于价值。
第三章
我们两人漫无目标地在东京街头走来转去,上坡,过河,穿铁道口,只管走个没完。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反正走路即可。仿佛举行某种拯救灵魂的宗教仪式一般,我们专心致志地大走特走。下雨就撑伞走。
散步是很浪漫的一件事,即使是漫无目的的。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走过这繁华的人间,本身就很浪漫。
第四章
问题是文章本身却空洞无物,既无可信性,又缺乏鼓动人心的力量。黑圆脸的演说也是半斤八两,一派陈词滥调,旋律照搬照套,惟独歌词的连接处略有改动。我暗自思忖:这伙小子的真正敌手恐怕不是国家权力,而是想象力的枯竭。
对想象力枯竭的感叹,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可以承担更深度的表达。
我所求的只是容许我任性,百分之百的任性。比方说,我现在对你说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什么也不顾地跑去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递给我,说:‘喏,绿子,这就是草莓蛋糕。’可我又说:‘我已经懒得吃这玩意儿了!’说着‘砰’一声从窗口扔出。这就是我追求的。”
缺爱的人可能对爱有误解,一方面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另一方面又极力想要对方证明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