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阅读马拉松的第一本书是村上春树二零一八年的作品《刺杀骑士团长》,一本讲述理念和隐喻的书籍。相较于上一本《1Q84》,我觉得篇幅少了三十万字(本书只有五十万字)的《刺杀骑士团长》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字数少的缘故让我觉得有些不好看,更是因为整个故事还是显得有些高开低走的关系吧。不过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我觉得还是可以花上两三篇推送的篇幅来进行剖析。
《刺杀骑士团长》分为上下两册,加起来六十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差不多几页到十来页不等,分布还算均匀。差不多在每个章节中最为关键性或者是最为巧妙的话语,会作为这一章节的标题。而我读完整本书,也一直对这些标题不太感冒,总觉得加不加其实也无所谓的。而读完整本书之后去到豆瓣或者是贴吧看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讨论,更多又是聚焦在译者林少华身上,讨论翻译的版本同港台的赖明珠翻译版本孰优孰劣。译者的水平高低自然是影响全书的观感的,尤其是林少华老师作为村上春树众多作品的译者,一直以来也是争议的中心。但是在我看来,因为我缺少了不同中文版本的比对,同时我也认为本书通读起来大体通畅,所以还是想更聚焦在文章本身内容的分析和思考之上,而非纠结于翻译吧。
(言及至此,其实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去看一些不可考察真伪的自媒体文章,尤其是搜索林少华和村上春树两个关键词的时候,吸睛的自媒体稿子太多太多了)
这本《刺杀骑士团长》的故事梗概大地是如此的(我尽力简述一下,自然是主观的看法为主):
“我”(后面就不打引号了,为了顺畅写作)是一个肖像画画家,有一些在肖像画领域的天赋,就靠这个勉强维生。后来结识了女朋友的闺蜜,也就是我后来的妻子,就这样在一起生活了四五年,很愉快的四五年。后来呢,在第六年的时候,她提出想同我分离,我也就答应了,独自离开了家。我开着破旧的红色标致车开始了北上之行,在初春还未变暖的时候独自游行在北方,阴冷沉闷的公路旅行持续了一个半月。期间发生过一次露水情缘,并且在发生之后第二天早上遇见了一位“白色斯巴鲁”男子,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后来,大学好友让我住进了他最近因为老年痴呆而不得不进入疗养院的九十岁高龄父亲的山中小居。一是我需要落脚地,二是这边在山上,环境也不算坏。而好友的父亲是一位声望在外的日本知名画家,在他背后也有很多让我好奇和想要挖掘的故事。我也在好友的推荐下在附近的培训教室开办了两个绘画班,一个小孩班一个成人班,并且同两个成人班的家庭主妇成为了情人关系,其中一位年长我的更是成为了每周一聚(至少)的性伴侣。
在这期间,我遇到了一位住在山对面豪宅的有钱人——免色。免色是一位身份不明,神秘莫测的男人,无论是身家还是外貌,都让人印象深刻。我在免色的高额酬金的委托下,帮他开始画肖像画,并且在这里我发现我画肖像画所具有的能力。另外,在这期间也发现屋子背后森林里的石头在夜晚总会传来铃声,后来在免色的帮助下打开了石头发现了一个三米深的洞穴,并在里面发现一个铃铛。
之后,免色也向我坦白了一些事情,我也在此了解了免色接近我的一些理由。
而第一本故事,于此也差不多了结了。不过有一个点很有意思那就是理念变成了一个具有形象的人,而这个人是我在阁楼昏暗处发现的一幅画里面的人物,那幅画正是——《刺杀骑士团长》,一幅由这座屋子所有者,如今已经丧失意识的九十岁老人所画。理念正是画中那位骑士团长,他同我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对话。
《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用了理念,也用了隐喻。隐喻在后文中体现,不过也都很有意思。其实我读完《刺杀骑士团长》也不免拿其同《1Q84》进行比较,毕竟两本书前后相隔年份不大,并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我记得《1Q84》中有关于“小小人”的描述,对于一些“通道”“场”等意象的描述,也和《刺杀》一书中特别相似。
不过今天早上,当我把书最后面几十页读完之后,我瞬间有了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这也正是我对于这本书的失落之处。很多时候,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想去写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出来时,会想要预设埋伏各种故事线索,让整个故事能够丰满并且具有可读性。可是到后面,很多东西却又无心去解释了,让整个故事留下太多悬而未决的线索。所以,很多一开始的伏笔没有解释好,到读完后只能够自己回味尽量去解释了。
之后再聊《刺杀骑士团长》的内容。不过读完还是觉得,这属于“不看也并非不可以”这类型的书籍。
河西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