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达死之叹
——读卡夫卡手记之三十二
文 | 梁长峨
小本达,一个美少年,还没有真正享受人生,就突然死了,是被火车卷到轮下碾死的,碾得粉碎,很惨。
善良的卡夫卡听了,心如被揪了一般疼痛很久。
小本达为啥会死在火车轮下呢?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整个欧洲陷入灾难的深渊,交战国各方国力耗尽,生灵涂炭,万物凋敝,民不聊生。成年男人都上战场了,生死未卜,家中大都剩下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他们无衣穿,无饭吃,无柴烧。卡夫卡所在的城市布拉格冬天极为寒冷。为了吃饭烧柴、抵御寒冷,穷人家大人们就让孩子沿街乞讨煤块,讨不到,孩子们就去爬火车偷煤。
到哪里去爬火车偷煤呢?布拉格城郊有个叫齐斯卡山的地方,火车从此通过,是能爬上火车偷煤的绝佳地点。因为铁路呈缓坡型,铁轨是按地势缓缓升高铺就的,拉煤的火车经过时,速度自然相对放缓。孩子们就可在这火车速度放慢的当儿,一跃而上,迅速爬上火车,从敞开的煤车上往下扒煤,然后又立即跳下火车,把扒下的煤搂到一块儿,装进带去的口袋背回家。
小本达就是这群爬火车扒煤块的孩子中的一个。他个头不高,很瘦,是一位勤劳一辈子的女佣人的儿子。他开始也同其他孩子们一样拿着口袋沿街乞讨煤块。家家都缺煤,有的即使有,也极少,谁又愿意把仅有的那一点煤施舍给这些可怜的穷孩子呢?于是,精明胆大的孩子们就商量出一个计策:爬火车扒煤。
这个计划十分可怕,实行起来太危险了。
卡夫卡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说:“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毫无希望,什么也得不到时,这些孩子才去冒险跳车。”
开始阶段,小本达跟随大家去了几趟,可是,他每次总是坐在一旁,或在树下,或在灌木丛里,远远地看他的小伙伴们偷偷地爬上车迅速地扒煤。他胆小,他害怕,眼泪从他脸颊上淌下来,他本不想偷煤,可是别的孩子都笑他,他什么都没有带回来时,母亲曾用地毯拍揍他几次,他这才去偷。可不是,这一偷就把自己永远留在齐斯卡山上,回不来了。
卡夫卡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说:“每个人都可能跌到轮下。弱者、贫者比有足够燃料的强者、富者更早。可以说,弱者常常在这轮子碾轧以前就垮了。”
稍稍停了一会儿,一般都用中低音说话的卡夫卡,突然提高了音量,好像要控诉万恶的战争,控诉罪恶的世界,挥了一下手,大声说:“您的同学小本达不是被货车碾碎的,而是早就被没有爱、没有温暖的环境碾碎了。通向灾难的道路比最后的结局还坏,而且也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可能。跳车扒车这类暴力行为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他们扒下的那点煤很快就烧光,这时他们又冻得浑身发抖。他们再一次跳车所需要的力量就会一天比一天小,而摔倒的危险则在增大……”
在平常的生活道路上,尤其在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弱者和贫者都承受着我们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们一个一个长期受的折磨比他们的结局还坏十倍百倍。他们的结局只是一生的总结和句号而已,只是他们一生的缩影和写照。他们一生的苦难种种内容是一个浩瀚的汪洋,放眼望去其苦难无际无涯。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是在“再一次跳车”中慢慢暗淡无光的,他们死亡的最终命运就是在“再一次跳车”的一天突然“摔倒”,永远也爬不起来的。
也许正是看着贫者、弱者在人生路上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不寒而粟,卡夫卡才说:“我仿佛看见他们就在我面前,无望把他们驱赶到轮下。”
善良的卡夫卡能奈其何?他只能绝望地叹息,而不能救贫者、弱者危难于万一。无能为力的又何止是一介书生、一个保险公司职员的卡夫卡,就是一个强大巨人也难阻止失去理智的疯狂列车向苦难的深渊驰去。
他只能无尽叹息,他不能生出砸碎旧世界的铁拳,他也不能阻挡了罪恶的战争列车横冲直撞。
改变世界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