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丁甲
我们先来回放一下“圣僧恨逐美猴王”的原因,也就是“尸魔三戏唐三藏”的故事。
第一戏是尸魔首先变作良家女子,趁悟空化斋不在之际,持假斋饭骗唐僧信任,就在唐僧将信将疑时,悟空返回,发现妖精后果断开打,这妖精留下女子模样的假尸逃走。动了凡心的猪八戒对此尸魔的良女身份深信不疑,并告诉唐僧,悟空可能使用了障眼法使斋饭变成蛤蟆、蛆虫,以使唐僧相信其打死的是妖精而非良女。唐僧耳根一软,认为悟空行凶杀人,念紧箍咒和赶悟空走。在悟空辩解、哀求下,唐僧同意了他继续留下。但是,第二戏来了。尸魔这次变成来寻女子的老妇人,悟空又打,尸魔又跑了,又留下麻痹唐僧八戒的老妇人模样假尸。此时,唐僧认为悟空不但杀死良女,还杀死来寻女的母亲,大念紧箍咒并坚持赶悟空走,在悟空的求饶和保证下,唐僧最终还是没赶悟空走。第三戏来了,这次尸魔化作寻老妇人和女子的老头,悟空直接将尸魔打死,尸魔露出了原形—粉骷颅,唐僧本已经相信悟空是在杀妖了,但猪八戒又告诉唐僧,粉骷颅也可以是悟空的障眼法。唐僧耳根又软了,认为悟空连杀三人,不听教诲,彻底怒了,定要赶悟空走,不认悟空为徒。结果是,悟空杀妖有功,却要含泪离开。
斩妖除魔是悟空师徒四人的共识,但悟空的杀妖行为最终给自己但来了被误会、被排挤。主要是因为其有勇无谋,简单粗暴做事,不讲究行为的方式方法,只重视业务工作,而忽视环境因素。只是做事,不讲做事的方法、技巧,忽视周围因素,难免会结果与预想差别大,难免会被误解,况且在有个常起负面作用的猪队友的环境下。
生活中,或许不会有太多,因做好事的方法不够艺术而给自己带来危害,但因做好事没有注意方式方法而被人误会并不少见。我们或许会有好的想法,是真心想让他人变好,但说话的方式、时机没把握好时,对方或许不但不接受,反而会走相反方向。所以,好的行为不一定有好的效果,还需要行为方式得当;好的想法不一定能得到认可,还需要传播方法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