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曹操之我见

今日曹操之我见

文/月影(河南)

我先是仓寨人,又成了官渡人,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让我这个曾经的历史老师越发关注起历史来。

历代圣君名相,我基本上了解了一遍,他们的杀伐决断和恩怨情仇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们在刀光剑影和风光无限背后隐藏着多少儿女情长,他们有至高无上、左右时局的权力,也有无可奈何、回天无力的时候,他们被家事国事纷繁缠绕,他们是一些大写的人,复杂的人。

以前对曹操不太重视,对他了解甚少,加上《三国演义》的影响,总以为他是个奸诈之人,以为他在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占据的位置不高,除了两次战役,也没太多政绩。可是作为官渡人,耳濡目染,再加上近几年当地政府和文人学者的挖掘研究,甚至不惜代价投巨资复原官渡之战。关于官渡和曹操的文章、塑像不断出现在眼前,巍峨的关帝庙一直香火不断,官渡柳、官渡井、拴马槐和曹公台等字眼不时在眼前浮现,让我这个官渡人对曹操再也挥之不去了,竟也有点不吐不快之感。近日,中牟两位作家学者分别著文为曹操正名,还他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忠肝义胆、侠骨柔肠的英雄形象。不可否认,尽管《三国演义》的作者一再拥刘贬曹,可曹操的主角形象是怎么也抹不掉的。曹操若能心胸再大点儿,并能得天下英雄而聚之,则大事必成矣!读过一些正史才发现,曹操和秦始皇一样都曾长期蒙受不公正的评价,都是有争议和受非议的历史人物。凭什么说曹操是奸雄,在那个时代,人心难测,谁不是三头六臂、老谋深算?都说曹操一生谨慎多疑,但他轻信黄盖,实在不像多疑之人所为。他更不会想到家国最后竟落入城府更深的司马氏家族手中?在那个兵荒马乱、杀人如蚁的时代,善良与伪善,真假难辨。为了生存,谁不是敏感多思多疑,聪明的人自然会想的更多。面对现实,他说:“只有强者才配谈仁义,弱者只有被遗弃。”他甚至说出这句招来无限非议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他何尝不想当个谦谦君子,可“如果当君子的代价就是被凌辱、被践踏、被消灭,甚至被杀的话,我宁愿当一个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奸雄。”他过激的言论背后,隐藏着多么残酷的现实,有多少人能够看透并理解。

古语有云,智者千虑。必人一失。稍有不慎,便会思虑不周,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之死就是例子。很多事难以决断,曹操总是单独召见谋士,避免他们人云亦云,以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能因为他比常人想的更多更细更谨慎,所以,多疑之名不胫而走。赤壁之战的失败,他可能是受官渡之战的影响,犯了经验主义、骄傲轻放、急于求成等错误,显然没有克服人性的一些弱点,如有才易傲,多胜易骄等。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开始收敛锋芒,水淹七军的惨败,他在惊慌之中想到了迁都,汉中之战的失败让曹操真正意识到统一全国无望,有了英雄迟暮之感,给后人留下不少惨痛的教训,难怪他本人都说,“打败仗都打得这么漂亮!”失败让他不得不说:“失败是个好事,失败能教会我们如何成功,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胜,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成大业。”“将者,如果不经历几次败仗,如何能够知道怎么去打胜仗?”也许这是他的自我安慰吧,毕竟没有人愿意打败仗,“既然交战就应该战胜,却为何要兵败失城!”“欲要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失败后的呐喊和痛苦不言而喻。

想到这里,不觉想起毛主席的教导,如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想起他对战争的周密分析,详细侦察,知己知彼,冥冥之中感觉他们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曹操的失败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曹操出身卑微,不是名门望族、达官显贵、书香门第,不是官二代、富二代。说起身世他甚至难于启齿,跟袁绍、刘备没法比。刘备是西汉皇室的宗亲,被《三国演义》刻画成大慈大悲的刘皇叔。他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败落,跟他母亲靠贩鞋织席过日子。他对读书不太感兴趣,却喜欢结交豪杰。有两个贩马的大商人很赏识刘备的气度,出资帮他招兵买马。袁绍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地主家庭,从祖上袁安起,一直到他的父亲袁逢,四代人中出了五个“三公”,人称“四世三公”。江东孙权也出生于名家大族,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被很多人看不起,更不愿跟随他一统天下。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的大军,在陈留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组成一支“反董”联军,大家共同推举袁绍作为联军盟主,而不可能是没有门第光环效应的曹操。

董卓听说各地起兵的消息,心惊胆颤。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决定迁都长安。汉献帝被迫离开洛阳后,董卓下令放火焚城。一时间,洛阳城一片火海,致使洛阳的百姓流离失所,尸骨弃野。

这时,在酸枣附近集结的各路讨董大军都按兵不动,彼此观望。曹操看到这种情形,义愤填膺,带领手下五千人马向成皋进兵。曹操的人马刚刚到了汴水,便遭到了董卓部将徐荣的攻击。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一交手,曹操就败下阵来。

曹操损兵折将,回到酸枣。他看到起义讨伐董卓的同盟军不能与他一起成就大事,就单独去了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在那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读到这里,不禁想起要为曹操平反正名的毛泽东主席,也许当年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到长沙发动秋收起义受挫后,他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到井冈山去,从而创建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并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我想,毛泽东当时是否想到了曹操,并受到他的启发。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局动荡混乱,皇帝不仅年幼而且更换频繁,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宦官的名声更坏了。据《中国通史》记载,曹操(155年一220年),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以汉天子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拉、鲜卑等族,统一了中国北方,汉朝十三州,曹魏就占了九个州,为曹魏立国以及后来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父亲夏侯嵩是汉桓帝时大宦官曹腾的养子,随曹腾改姓曹。曹操从小聪明机警,善于随机应变。当时汝南名士许劭善于评论人物,曹操亲自登门拜访,经过再三追问,许劭才说:“你在治世时,会成为能干的大臣;在乱世里,会成为奸雄。”现在盖棺定论,若说真应了许劭的话,那也只能说曹操是生不逢时,命中注定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事,让他背了一辈子的奸名,他的谋略智慧全成了阴谋诡计。

曹操作为乱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在当时犹如星星之火,但他敢做敢当,雷厉风行,终于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曹操在20岁时,当了一个洛阳北部尉的小官。洛阳是一座大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很多,他们经常胡作非为,没人敢管。曹操到任后,命令手下人做了十几根五色棒,高高挂起,表明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规、禁令,就要挨棒子。大宦官蹇硕的叔叔依仗权势,违法乱纪。一天,他违反禁令,深更半夜提刀乱闯,被巡夜的当场捉住,挨了一顿五色棒的痛打。从此以后,谁也不敢违反禁令。洛阳的治安有了好转,曹操的威名一下子传开了。

公元195年,长安的李傕和郭汜发生火并,互相攻伐。曹操眼线多,速度快,及时成功救驾,后世才有“说曹操曹操就到”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外戚董承和一批大臣们带着献帝逃出长安,回到洛阳。这时的洛阳宫殿,早已被烧光了,到处是瓦砾碎石,断壁残垣,荆棘荒草,汉献帝只能住在一个官员的破旧住房里,一些官员只好搭个简陋的草棚,遮风挡雨。这些还不算,最大的难处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充饥,挨饿受冻。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就和几个谋士商量,把汉献帝迎过去,许城改称为许都,然后以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为保障大批官员和军队的粮食供应,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实行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民屯就是把流亡的农民召集到许都郊外开垦荒地,农具和牲口由政府提供,每年收割下来的粮食,政府和农民平分。没想到屯田制的推行,竟然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具有开创性意义。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率领10万大军北伐魏国。诸葛亮大军出了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另派一部分兵士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公元269年,西晋的羊祜出任荆州都督,镇守襄阳。羊祜曾是蔡邕的外孙,司马师的小舅子,他从小喜欢读书,知识渊博,有辩才,文章也写得好,很受老百姓的爱戴。他刚到襄阳时,军营里的粮食还不够一百天用的,后来推行屯田政策,让士兵开垦荒地,粮仓里储满了粮食。羊祜一生致力于灭吴事宜,为西晋统一全国立下大功。他死后第二年,西晋统一了中国。在庆祝宴上,晋武帝拿起酒杯对大臣说:“攻灭东吴,统一天下,是羊太傅的功劳啊!”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 “陕北的好江南”。可见,这一政策对后世影响之大,绵延一千多年。

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都的这一年,刘备前来投奔他。曹操和刘备一起攻打吕布,吕布兵败被杀。回到许都后,曹操请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并且非常尊重他,走到哪里,都要刘备陪在他身边。可以说曹操对汉献帝和刘备并不薄,可汉献帝觉得曹操的权力太大了,又很专横,便密诏外戚董承和刘备设法除掉曹操。曹操邀请刘备喝酒,两人谈得很投机,煮酒论英雄。刘备心虚,吓得筷子都掉了,借响雷掩盖事实。不久,曹操派刘备去徐州截击袁术。刘备一接到命令,就赶紧和关羽、张飞带着人马走了。刘备打败了袁术,夺取徐州,决定不回许都了。到第二年春天,曹操才知道真相。曹操亲自出兵征讨刘备,刘备又投奔了袁绍。这件事对曹操应该影响很大,他的多疑也许由此逐步加强。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也说明他一直是很忠诚的。“良臣事庸主,真乃人生莫大的痛苦。”这种感觉曹操深有体会,但他还是忍了一辈子。要说奸诈,在那个乱世之中,奸诈的不只是曹操,也包括刘备,何况兵法上也说“兵不厌诈”。

赤壁之战的失败,对曹操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从此再也无力南下,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成为泡影。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曹操戎马倥偬的一生所经历的两次最大的战役,竟然奇迹般地相似,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军事战争史中占据着突出地位,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也许,正是因为这两大战役,让曹操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因为相信归降的许攸,让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大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被烧,使袁军军心大乱,不攻自破,一败涂地。赤壁之战却因曹操轻信诈降的黄盖,火烧连船营寨,损伤惨重,败走华容道。虽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可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对于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岂可等闲视之。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毛泽东主席,不可能不深入分析研究这两大战役,毛主席经常告诫全党同志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战前做好调查研究,天时地利人和,多角度全方面考虑问题,周密布署,经常在影视上看到他们分析作战示意图的情形。

总之,在政治上,他胸怀大志,欲改造社会,统一全国,却不被人理解支持,身边缺乏名将贤才。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等股肱相助,刘备尚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左膀右臂。曹操虽爱才惜才,深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道理,手下文武人才众多,武有五子良将,文有郭嘉、贾诩、许攸、荀彧、司马懿等大谋士,可真正有名望有实力的不多。曹操胸怀很宽广,张绣两次反叛后曹操还能重用他。他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死不可怕,死是凉爽的夏夜,可供人无忧的安眠。”曹操的胸怀和斗志至死不渝,晚年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抱负。

曹操一身孤勇,后期屡遭败绩,命运多舛,举步维艰。他出身卑微,让人感觉难成大事,缺乏震摄力和号召力,难以服从,不得已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政治上的优势。有多疑之名,实无多疑之心,考虑问题多有欠缺,不够缜密。行国家大计,要立足长远,把握全局大局,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全盘考虑,尤其不可忽略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毛主席很重视这一点,边打仗,边生产,边整风,边宣传,把那么艰苦的长征都变成了宣红队、播种队,化被动为主动。正如他所说:“该走的走了,该来的才能来!”

在生活和感情方面,曹操是个大丈夫、伟丈夫,但他还是因为自卑压抑了自己的情感,尽力成全别人。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逃走,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喜欢甄氏,但曹操忍痛割爱,把甄氏赐给了曹丕。

曹操和蔡文姬之间的关系一直令人费解,内心世界本就神秘莫测,何况又是曹操,到底是重情重义,爱才惜才,还是另有隐情私情,爱情恋情。长期以来,人们莫衷一是,借题发挥,大胆猜测,演绎出一幕幕爱情悲剧。在我看来,曹操早年即喜欢才女蔡文姬,却因出身、年龄等原因,迟迟不敢说出来,一直埋藏在心底,压抑克制着自已。影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曹操去拜访蔡邕,蔡邕让文姬为客人弹琴。两人初次见面,文姬直言不讳说他是酷吏。他苦笑一下说:“酷吏?这个名字好。”然后当即写了一首诗,在场的人评论说有帝王之气。蔡文姬看后才对他刮目相看。

蔡文姬(173年一一?),名琰,字文姬(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又字明姬),陈留圉人。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她的父亲蔡邕(133年一一192年)是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曹操和他是挚友,甚至对他以师礼相待。

曹操在征战之余,爱读书,爱好文学,赏识文士,非常难能可贵。当他听说蔡邕的藏书毁于战火后,非常可惜,文姬立马说这个不难,那些书她早已烂熟于心。为救董祀,她答应凭记忆把那些书复原,让曹操能早日看到。曹操对蔡邕非常尊敬,对文姬喜爱有加。生逢乱世,他平时事务繁杂,不知多少次正会客时不得不丢下客人出去处理事情。

曹操因拜访蔡邕才得见文姬,爱其才貌。也许,因为他勤于政治军事大事,无暇顾及儿女情长,也许是喜欢清静安宁的蔡文姬不喜欢他那种颠沛流离的军旅生活,他们错过了第一次机会。当蔡邕去投奔曹操时,曹操很高兴,以为文姬也来了。不料文姬已出嫁,他心中一阵失望,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当他听说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后,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和怀念,“痛其无嗣”,乃遣使以金璧将文姬从匈奴赎回,再嫁给陈留人董祀。相传董祀为挽救病重的文姬,杀死一头病牛,按律当斩。文姬去找曹操求情,曹操破例赦免了董祀的死罪,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啊!是真爱至爱!而且这种爱一生都没有改变。后人甚至希望曹操和文姬之间有一段神秘的恋情。据说,曹操有次路过文姬家乡,在战争间隙还抽空去看文姬,两人谈到深夜。在影视剧中,情节更感人,也更完美。曹操临终前,文姬去看他,他问她:“如果有来生,你是不是就跟了我?”文姬说:“我会爱上一个诗人孟德。”两人的爱情无果原因可见一斑。不管文姬怎么对他,但曹操对文姬始终爱如初见。如果曹操能自信一点,大胆表白,如果文姬对他的爱能再多一点,也许历史就要重写了。可他偏偏那么传统,那么含蓄……可惜世上永远没有如果。不知曹操最终是否说出那个爱字,临终相见也许只是后人的愿望罢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恐怕不只是爱慕贤才吧,他心中的爱与无奈也跃然纸上,让人心疼泪目。不管是求贤若渴,还是思慕暗恋,都不失为一段人生佳话。

曹操一生以国事为重,再大的个人私事他忍一忍都能放得下。其实,他不仅是个多情的英雄,还是个好父亲。他的儿子们都很聪明能干,尤其是曹丕和曹植。曹操出征总带着曹丕,14岁的曹丕跟随曹操在前线打仗,偷闲亲手植下一棵柳树,真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才有了“官渡柳”的典故。可见曹操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在现实中得到锻炼。

有一次,曹操要出兵打仗,曹丕和曹植同去送行。临别时,曹植当场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得到大家的赞赏。有人悄悄对曹丕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行了。”曹丕果然在与曹操告别时抹起了眼泪。曹操很受感动,也掉下泪来。我想,不管曹丕的感情是真是假,但曹操的感情应该是真的。男儿有泪不轻弹,硬汉曹操在儿女私情上何等柔情缱绻!

曹操爱好文学,“横槊赋诗”,他可能不会想到,在他的影响下,“建安三曹”能蜚声文坛,并形成以“三曹”为主独特的建安风骨,尤其是他的《观沧海》、《短歌行》和《龟虽寿》,脍炙人口,影响深远,展现出曹操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在整个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为后世君主伟人们树立起文武双全的形象标杆。他的诗风大气磅礴,雄浑豪迈,只是多了几分苍凉,少了几分自信。他流传下来的名言典故很多,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望梅止渴”,“以蝼蚁之里而撼泰山,何其愚也。”“知道为什么人的脚那么白吗?因为它老藏着!”“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也不要恨自己的敌人,因为仇恨会使你降低判断力,与其恨自己的敌人,不如拿他来为我所用。”曹操的的话富有人生哲理,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难怪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其评价极高,极力为其鸣冤平冤,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实在不可低估。想必文姬若能意识到这一点,定能慕而生爱。

今天,站在历史和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曹操,我认为曹操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为中国政坛和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给后人留下无限启迪,发人深思。曹操集忠、奸、情、文于一身,难免引起后人争议非议。他生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曹操,可是今天呢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让他痛痛快快地骂几句,我好久没听人骂了。”“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果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想必曹操一生也是问心无愧的。

任何时代,要有所创新发展,必然要打破传统束缚,除旧布新,难合百人心,万人意,极易落下奸名骂名。当然,人无完人,曹操的失误和错误也不少,尤以错杀一代名医华佗为重,给他光辉的一生抹上一层阴影。不过,关于华佗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历史上华佗死于公元208年,曹操去世是在220年,所以,曹操杀华佗是后人为损曹操而杜撰的。

也有人说,华佗之死责任不全在曹操。华佗想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官爵,曹操没有立即满足他。于是,华佗便以收到家书,想回家小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对曹操进行再度要挟。曹操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罪伏诛。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中讲到,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一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麻沸散),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曹操以为华佗想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瑕不掩瑜,不管怎样,曹操永远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先驱,如他所言,“有何罪,若天下无孤,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今天,我终于看清了曹操,走近了曹操,想不到家乡这位英雄生前死后竟然蒙受这么大的历史冤屈。如今,这么多人为他叫好,他若有知,也该欣慰了吧。

回首过去,掩卷沉思。历史终究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粉饰一个坏人。历史是文化,是财富,是镜子,用司马光的话说是资治通鉴。它照亮人生前行的路,英雄伟人们无不是沿着这条路,从历史的深厚土壤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人微言轻,一点儿拙见,不足为据,聊以自慰而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今日曹操之我见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