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本书最初的了解,是在《挪威的森林》里被村上春树大加赞赏和极力推荐的时候。“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如今再次读来才有了丝丝朦胧的感觉。其实小说的故事性并不是非常曲折和引人入胜,语言上多是讥讽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失望。这大概和我们物欲横流,浮夸当下,拜金盛行社会有几分相似。由此联想被村上春树喜欢和推崇,正是因为日本那个时期社会大背景如出一辙,深受感触吧。
我们先对这一创作背景做个了解。
1919-1929年的美国,这十年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短暂的时期,被称为“喧嚣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一,美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交叉口,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从农业文明迅速进入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其二,美国在一战后期参战,不仅没有遭受战争的重创,反而大发战争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当时美国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让自由市场自行运作,减少政府的干预,从而使经济运作更加效率。这一政策造就了美国经济大飞跃,成就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金钱开始成为判断成功的标准之一,人们开始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其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盛行一时,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逐渐取代了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
在此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创作出的作品,抓住了社会生活的主题,全社会充斥着虚荣、奢靡和富豪们编织的假象、爱与谎言。也展现了“美国梦”传奇下的嘲讽和悲怆。
每当你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他对我说,必须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那么好的条件。
人们的善恶感这类道德取向一生下来就有差异。
对于人生的变幻不定既感到欢喜又觉得厌倦,尽管我自己时而身处其中时而置身其外。
夜晚是昼伏夜出的人们消遣放纵的时刻,既令人厌恶而又让人沉醉。
有一件事不容置疑,
富人生财,穷人生孩子。
尽管如此,
哪怕如此……
似乎似曾相识,却又远在天涯。全盘沉浸在强烈的幸福之中。
在这一刻,盖茨比深切体会到,财富拥有魔力一般的让青春保持长久与神秘的力量;体会到华丽的衣服能够让人保持新鲜感;也体会到如同白银一样闪闪发光让人不能直视的黛尔西,生活安逸,高高在上,全然不知道穷人激烈的生存斗争。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物欲横流,虚伪做作。
大家都应该学会在朋友健在时讲交情,而不是等他死了之后。
他们是自私冷漠的人——他们砸碎了东西,毁掉了别人的生活,随后就退缩到他们的金钱或者随便什么能让他们苟活下去的东西里面,总之他们极其不负责任地逃脱了,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留下的烂摊子……
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一些,将手臂伸得更远一些……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继续努力向前,却如同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最终回到过去。
人的自私、冷漠无情,在这本书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了不起的大人物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是不能言语的肮脏龌龊。那些既享受聚会带来的欢乐,又大嘴舌般杜撰出雷人故事的哗众取宠之人,恰恰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和虚伪做作,她们却毫不掩饰自己的空虚和虚荣,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她们一面享受着这些唾手可得的便宜,一面又尖酸刻薄的说人是非,这才是最可怕的人心险恶。
有钱和有教养是两个概念。在金钱至上的时代,投机取巧,人情淡薄,爱慕虚荣,成了主流,诚实守信变的越来越稀缺。当盖茨比倒下后,那些以前在他家享受着花天酒地,奢靡享乐的人们,无情的拒绝,远离了他的葬礼,这是多么可悲的绝情啊,那些表面的繁荣和酒肉朋友,也只是着泛泛之交,是甘若醴的小人之交罢了。
希望我们在金钱至上的喧嚣年代里多些温情,少些冷漠;多些快乐,少些烦恼;多些宽容,少些抱怨。愿你在温柔待人的路上,也被别人温柔以待。
张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