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最好的剧本
韩浩月 黔中书
“好莱坞最受欢迎的编剧领袖”罗伯特·麦基要为中国编剧开班了,这个消息在娱乐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影视界的“救星”终于来了。
麦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如果不是影视界从业者,真的很难知道他的名字,尽管他的著作《故事》也被翻译为中文出版,并被好莱坞当作编剧们的“圣经”,但中外观众向来喜欢追逐名导演和大明星,编剧再怎么知名,也不至于引得粉丝狂热追捧。
麦基的履历写出来会很长很长,但要介绍他,只要有下面这句就足够了:麦基的学生“共获35次奥斯卡奖,164次艾美奖”,传言除了斯皮尔伯格不鸟他,几乎所有好莱坞的编剧、导演都听过他的课,他创办的编剧培训班始建于1984年,学生总计超过5万5千人。这样的光环足够遮掩他在大众知名度上的不足,神气地来中国晃一圈接受业内人士的膜拜了。
作为对编剧不感兴趣、也不打算成为编剧的人,我对这位好莱坞编剧界的成功学家的到来,并不觉得有多重要,但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去听听他讲了什么,要知道每一个桃李满天下且数十年专注于一个领域内的研究者,无论他怎么说、说什么,都是经验之谈。尤其对于国内如过江之鲫的二把刀编剧们而言,说不定哪句话就有醍醐灌顶之效。
麦基有一个观点,称如果讲故事的人承认人类内心的阴暗面,并诚实地讲述各种敌对关系和事件,人们就会欣赏他的坦率,继而被这个故事激发正面的、现实的力量。他的这个观点可以凝结为一句话,“从人性角度出发”,因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思想如何进化,人性总会如蹒跚学步的婴儿,保持着原始的光明与黑暗。中国影视剧很多年来都解决不了“没人性”的问题,对人性要么刻意拔高、夸大,要么使劲给人性泼脏水,很少正面真实的人性,观众看着虚假,自然就无法激发正面的、现实的力量。
如何学会编剧,其实并不需要麦基,这个行当里但凡有些领悟和吸收能力的人,在看过几百部优秀的电影之后,自然会琢磨出电影的魅力所在、编剧的技巧所在。电影类型可能会五花八门、叙事技巧也会令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好的电影一定是有力量的,这力量包括精巧构思、丰富表达、情感渲染、人性探索、智慧启迪等不一而足。当一名编剧掌握技巧并能合理利用素材,且不漏痕迹地将主题表达了,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编剧,也可以开班给别人讲课了。
电影理论家的作用是可以总结出普遍的电影创作技巧,并将其凝练成朴素的常见规则,这些规则几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影创作,但如果您认为按照理论家的思维就一定能拍出好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麦基能提供的除了技巧之外还是技巧,但真正伟大的电影还是来自于生活,这也是麦基本人没拍过什么电影而他的学生却佳作频出的原因所在。他只是个配方提供者,而想要蒸出好吃的“馒头”,编剧还得把这配方揉进自己的生活这团“面粉”里。
其实这两年中国的电视剧编剧进步还是挺大的,受美剧影响,电视剧在剧本创作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诞生了《士兵突击》、《黎明之前》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但在电影编剧方面,非但没体现出进步,反而有退化的嫌疑,烂片产生的数量,从未像近几年这么多,而这些烂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完全无视电影剧本创作最基本的规则,纯粹是闭着眼睛瞎编,不拿观众的智商当回事。
现在好了,麦基来中国,算是开了个头,接下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幕后工作者来中国,手把手地教编剧们如何把故事说圆了的同时也编得好看一点。但整体提升中国编剧的创作能力,仅有一个麦基是不够的。
其实,中国的编剧是不缺素材的,他们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要么惊天动地、要么匪夷所思,很多现实情节即便再高明的编剧都难以想象出来,但它偏偏还是发生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根本不需要什么艺术加工和编剧技巧,如实拍摄出来就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没有但是了。所以我们的编剧只好祈望能从麦基那里得到一些可供虚构的、实用的技巧,舍近而求远,把冷冰冰的现实故事变得虚幻一点。掌声欢迎麦基,你来对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