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 -审美心理机制的差异性与反映生活的不同取向

审美心理机制的差异性与反映生活的不同取向

对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与借鉴,我们向来偏重于它在反映生活上的广阔性,而忽视它的深刻性。这种对传统文学的“偏食”现象,使我国现实主义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简单幼稚的境地,进而又妨碍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因此,准确全面地把握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对于健全我们的文学理论,繁荣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审美心理机制与创作风格

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文学应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作为创作的最高理想,文学“必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是他们创作的基本原则。然而,文学作为“心灵之物”,“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因此,由于作家的个性、心理素质、精神品格的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的不同作家,在“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按理,对于此类文学现象的认识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过:“由于诗人个性特点的不同,诗歌便分为两类:比较严肃的人摹仿高尚的行动,即高尚人的行动,比较轻浮的人则摹仿下等人的行动,他们最初写的讽刺诗,正如前一种人写的是颂诗和赞美诗。”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尽管还是粗略的,但已注意到作家心理素质、性格禀赋等内在因素对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然而,由于我们以往在对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研究中过于强调外部因素对作家创作的重要性,因而也就很少从内在心理因素这个极为重要的视角去发掘不同作家的不同创作个性,而常常用从个别“经典性”作家的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基本原则”去笼统地归纳和界定其他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于是,众多作家的创作风格很大程度上就被个别经典作家涵盖了,人们也就没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这些作家的创作个性,也没能从整体上准确全面地把握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与精华。为此,我们从作家审美心理结构的角度,去剖析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生活上的不同取向和创作风格,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化。

现代认识论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性质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性质,也依赖于感觉的结构和机能的性质,依赖于感受体的内部状态。就文学创作而言,这个感受体就是作家的心灵世界,更确切地说就是作家的审美心理机制。特定的审美心理机制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模式,它的形成有其先天生理气质的原因,也有后天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个作家的审美心理机制一旦形成后,就潜隐于意识的深层,以潜在的方式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感知的取向和艺术思维的方式,在创作上就表现为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技巧。这种审美心理机制实质上也就是20世纪初德国著名美学家沃林格所说的“艺术意志”。艺术意志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心要求”,“每部作品就其最内在的本质来看,都只是艺术意志的客观化”;每部作品的风格特点归根到底就是作家特定心理机制的体现,这是所有艺术风格的心理成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欧洲近代文学的高峰,涌现的作家之多,可谓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从微观看,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机制,因而,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他们中任何一位成就巨大的作家都无法涵盖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从宏观看,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存在着内倾型与外倾型两种基本的审美心理机制,因而,在反映生活上也存在着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不同的取向。

胡塞尔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说,“世界既是物理领域又是心理领域”,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物理境与心理场的双重组合。虽然这两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但如果离开了任何一面,那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生活。因此,文学反映生活既应再现物理境一外部世界,揭示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又要表现心理场一内部世界,发掘人的心灵深处之奥秘。既然文学是通过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的,那么,审美心理机制的不同,作家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把握上就必然有所侧重。像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具有内向型审美心理机制的作家既表现内部世界,又再现外部世界,但以表现内部世界为侧重点;而像巴尔扎克、狄更斯这样具有外向型审美心理机制的作家,就以再现外部世界为侧重点;至于像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其审美心理机制既是外倾型的,又有内倾型特征,他的创作兼有内倾性与外倾性双重特征。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们分别是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不同倾向现实主义的创始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