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一禾情书》。此书中的信件写于1980年代,作者是诗人骆一禾。在那个以诗歌为先锋为光荣的时代里,他曾经是北大校园诗歌的领航者,也是那十年中国诗坛最好的诗歌编辑与诗歌批评家;当他的生命与80年代同时终结时,年仅28岁,被看作是那个时代最后的抒情诗人,而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年向史诗性长诗所发起的冲刺,至今少有人能及。骆一禾在信中不仅叙写了与妻子张玞相知、相恋、相守的爱情故事,文笔生动,感情深切;而且也在信中对诸多文人、文事和文章进行了独到的评论,有些评论可能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从中可以瞥见他作为一个独放异彩却不幸早夭的青年文人的才智和文思。因而,这部书信集不仅是骆一禾的爱的宣言,也是记录那个时代文坛事迹的重要手札。因为这,翻看了自己的《青春记忆》,这是我给自己那三个多月的特定日记所起的名字,时间从2004年12月18日到2005年3月27日。说是日记,实是情书,是写在一本紫色封面笔记本上的情书。一晃十七年了。日记开头是这样的:在一个我喜爱的下雨天,我开始了自己的心路之旅……日记的结尾是这样的:睡梦中的你肯定很甜吧,我也该睡觉了,免得误了明天的时光。Have a good dream!而扉页上则记着下面这段话,那是当年我在每本日记本上都会写下的话:爱吃草莓,爱听蔡琴的怀旧歌曲,爱看张爱玲的小说,这就是我。如果我的生活完全相反的话,一切又会是什么样呢?这就是我的生活,所以,当我回头看时,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对未来,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工作,努力付出自有回报对生活,开心快乐每一天对爱情,寻找内心真实的感觉对欲望,把握需要与想要对挫折,谁也不能代替你伤心对自己,把自己看成大人物对他人,给人微笑才能被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