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看了一遍《霸王别姬》,这是为数不多的让我看了还想再看的电影之一,每次看或许环境不一样,但感动却是一样的。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英达……一个个全是角儿。说两个小人物。第一个是小癞子,跟我同名,他说等我成角后天天都要吃冰糖葫芦,结果却早早地上吊了,自杀前嘴巴里塞满了冰糖葫芦,一颗颗急着下肚,挤出的却是梦想,“砰”的一声,梦碎了,人也没了。还有那个张公公,晚年神智不清地卖着烟,似乎他曾干过的一切,都随着他的混沌被遗忘了。可是,对于受到伤害的人,比如遭玷污的蝶衣,却有着无法挽回的创痛。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件事也许对一个人来说微乎其微,但是对另一个人来讲,也许就是毁灭性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永远都没法过去。
- 早早就听说过《皮囊》这本书,一直等到这两天才有机会看完,着实令人震撼。作者蔡崇达,也就比我稍长一点点,却能写出如此有深度的文字,除了佩服还是佩服。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等篇章,写的都是身边人。作者说“我想看见每一个人”,于是他用心地观察,用心地叙述。 人的成长原来是要用很多消逝的东西来换取的,所以我们必须够用心,才能看见,才能体验,才能真正的“活着”。关于这点,我自己常常是恍惚的,经常感觉游离于生活之外,既不像主人,也做不成真正的旁观者。“文学没有那么重要,比起生活、比起皮囊、比起心,文学是轻的。”这倒是真的。
- 可是,即便这样,我也只能继续选择游离,或者说是躲避,躲避某种不愿触碰却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人说,越缺什么就越强调什么,不知道自由是什么的人,才会动辄把自由挂在嘴边。很多时候,我理解中的自由就是一个人,有一个单独的空间,以此躲开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3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依然是个不善与人交往,每到公共场合便觉拘谨的蠢笨的人。我只好看书,书本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极其丰富,相对而言,物质的世界便不再那么重要,它可以远远退居其后。我不知道这是重了,还是轻了?我也希望能像蔡崇达一样,期许自己能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能够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如此才能更喜欢这世界。当然,这需要时间,可能会很久很久。
- 张爱玲说: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我很欣赏这个定义,但我不愿意“看见”尤其是不愿意“被看见”。有很多次,参加商务聚餐,环境富丽堂皇,美食典雅精致,可每次还没回到家,肚子就开始饿了,莫非这就是社交的馈赠?如果这样,不要也罢。坦白说,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远离社交的。曾经,我也是个活跃的人,班长、团支书、参加各种协会,组织各种聚会……某一个时刻,突然就开窍(灵魂出窍)了,然后便有意无意地远离各种形式的聚会,人越多越排斥。比如我经常跑步,但不会报名去参加什么“半马”或“全马”,乌泱泱的人,想想都头大;比如我喜欢阅读,也不会去参加什么读书沙龙或新书签售会;又比如篮球,崴过几次脚兼带摔坏过几副眼镜后,自然就不愿意参加野球场上的对抗赛,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投投篮,对自己更合适。
- 因了这种疏离,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便一点一点地多起来,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你会不自觉地渴望交流,但同时你又不愿“被看见”,至少是不愿被很多人看见,于是你便把精力倾注于关系最好的那几个人,当然这也是你最信任的人。你渴望着同等的回报,如果没有,你便心有不甘,继而越发怀疑起社交的意义来。偶尔会对自己加以暗示,还不如一个人独处呢。偶尔也会懊恼:我为什么要掏心呢?这一切又是何苦呢?为什么这样,又为什么那样?有那么一些时候,你在这种情绪的泥溷中打转,如陷沼泽,越陷越深。人不都是这样吗,安慰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自己遇上点过不去的坎立马无法自拔,沉浸于无心编撰的撩人故事里,死也愿意。道理都懂,可就是奈何不了情绪!
- 情绪泛滥之时,不吐不快,于是会想着写点东西。往往,这个时候写出的东西也最诚实。没有苦吟,也不用琢磨,连修辞都是一种烦琐,诚实道出就是。而有些东西毕竟是见不得人的,所谓见不得人,大抵都是道德作祟(像我这种人犯罪是不至于的)。比如闯红灯,比如行那“指头告了消乏”之事,据我所知,写作《沉沦》的郁达夫和写出《死魂灵》的果戈里都犯了这一宗病,而后者更是到死都没改掉。道德是个好东西,但最好以之自律,不要用来责人。每个人在道德上都应自律,但很难白璧无瑕,意识到这一点可以让自己过得相对轻松一点。如果一个社会总用道德的尺子来一分一毫地量人,不容有一点瑕疵,这便是要人人都成为圣人,虚伪得可怕。
- 人讲贾府里除了一对石狮子,没有个干净的人。老实讲现今生意场上,何不如此?进一步延伸,官场、教育场、生意场外的其他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类中的一部分人,从来都不会对小鸟的命运提出任何意义:为什么越是美丽,越是能歌善舞的小鸟,被追逐,被瞄准,被捕捉,被杀戮的机会就越多呢?小鸟如果善于思考,一定会百思而不解……善良的普通人,从来都是以情识人,以情识事。这就注定了不为那些以利待人、以利处事的人所容,并引以为异类和敌人。但是善良的人,有时不经心之中,也会伤害别人。“你还不是一样”,振聋发聩,直抵人心。不想争辩,不如保持沉默。
- 对,沉默是金。我已经不再需要交谈,我已厌倦喧哗嘈杂,那些嗡嗡声像一群看不见的苍蝇,盘旋在我的思维四周,它们喋喋不休,仿佛语言是唯一的道路,唯一的粮食。人们试图千方百计地占有它,使之与他们的未来结伴而行。而我恰恰不相信这种嗡嗡声。但个人的力量是如此之渺小,我无法拍死“苍蝇们”,只能远远地躲开它们。我不想见人,任何一种“别人”。外边那些言辞都如同目光一样是一种伪装的光芒,毫无意义。信奉交谈是一种慰藉,正如同信奉画一个面包可以充饥。沉默思想占据了我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在今天的这种“游戏人生”的一片享乐主义的现代生活场景中,的确显得不合时尚。但,又有什么所谓呢。
- 我现在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很平常,不压迫自己,更不难为别人。其实,这辈子没人能压迫自己,除了自己!有人提倡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由此同时,可以把一些不必要的人请出生命里,当然,不必刻意,时间会帮你做出选择,放弃哪些,然后留下哪些。慢慢便会懂得,孤独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能力。我仍在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