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倩倩 小倩的诗与远方
2021年新年的第一本书一定是精挑细选的,选来又选去,最终选定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
它值得2021年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他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本书的核心我认为是“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保有自己的态度”。
书里的原话是: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夺走你很多东西,但是它唯一无法夺走的是你的自主选择,和那些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我们也许无法控制发生什么,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他是幸存者;后半部分讲作者开创的一个疗法,叫意义疗法。
他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们全家都被抓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除了他和妹妹幸存以外,家里所有人都死于毒气室。
而弗兰克尔之所以能在集中营里活下来不仅仅是运气,更是因为他强大的内在力量。而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命运的。他更想通过这本书向大家传递,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讲在集中营的经历。作者讲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当他们一起在火车上看到奥斯维集中营的站牌时,所有的人几乎心脏骤停,因为这意味着死亡。他们在这一收容阶段显露的症状是惊恐和恐惧。在刚刚进入集中营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被挑选,他们个个假装精神抖擞的排着长队站在那里被挑选转移,可能去左边,可能去右边,而谁也不知道当时的左边和右边哪个是生,哪个是死。
他们在被转移时会有一个名单,被选上名单的人,大多数会是死亡,而他们费尽心机的都想把名单上的自己去掉,可往往命运就在开玩笑,你永远都无法去操控你的命运。
到了适应阶段时,他们已经习惯麻木了,他们每天忍受着饥饿和精神的折磨,在已经看惯了每天、鞭打死人的情况下,已经麻木没有情感,甚至就等着抢死人身上的鞋或者那一点土豆泥。
到了最后释放与解放阶段,而往往有的人会不适应,有的人就会产生报复心理。他们的痛苦经历成了为所欲为的借口。
第二部分作者对存在之挫折,存在之焦虑开出的 “意义疗法”是去找意义,针对预期恐惧和过度渴望开出的 “矛盾意向法”。
而寻找生命意义的途径就是三点:
做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或者事业。
勇敢面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即学会去爱一个人。
经历苦难和挫折,但是不被他们压垮或打倒,而是在其中让自己更坚强,更乐观的去应对苦难。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的日子里追求意义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生真正的本质不是希望,而是意义。人总是会死的,希望总是会破灭。但只要你找到你所认为的意义,你才能够去面对你经历的所有苦难。
也许我们无法逃避痛苦,那就将之视为财富吧。
我们不能平白无故的忍受痛苦,不能遂了痛苦试图毁灭我们的意,痛苦反而给了我们发现生活意义的机会。
我最喜欢的作者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
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强烈推荐这本书,它拯救了这几天忙碌焦虑的我,我又重新找到了人生中的意义,丰富了内心的力量,我的内在力量足以战胜外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