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倩倩 小倩的诗与远方
如果你已经40岁,还会义无反顾的抛弃一切去追求你心中的理想吗?
我想了好久,都无法回答这个关于理想与现实的问题。而这周看的这本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讲的便是理想与现实的故事。
这本书被评价为文艺青年的梦想之书:
因为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故事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在40岁时突然为了心中的理想,离经叛道抛弃家庭,伤害女性,冷酷无情。他先是奔赴巴黎,后又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即使穷到吃不上饭也要全身心投入绘画,并在死后声名大噪。
看着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的这一生,不也正是他自我与温情的取舍、事业与爱情的取舍、神性与兽性的取舍、星空与面包的取舍,以及不凡与安全感的取舍。
还有那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抬头看见的月亮。
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在动荡的日子里渴望平稳,那个理想中的平衡点似乎永远够不着,我们永远像个在天平两端跳来跳去的滑稽小丑。
可斯特里克兰最后终于对自己做出了让步,在遥远的西塔提岛与一名土著女子结了婚。毕竟,他也差不多该决定自己的葬身之地了。
所以不管如何追求不凡,最终都是会回归到平凡的吧。只是月亮是那高不可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偶尔胆怯的抬起头看一眼月亮,而又低头继续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可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
毛姆说: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和六便士》里说:
卑鄙和高尚、凶恶和仁慈、憎恨和爱恋是能够并存于同一颗人类的心灵的。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痛苦使人高尚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幸福偶尔会使人高尚,但至于痛苦,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使人卑鄙和恶毒。
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世道艰难,人心险恶。我们不知道自己何以会来到人世,也不知道死后将会去往何方。我们必须保持非常卑微的心态。我们必须懂得安详的美好。我们必须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以免引起命运女神的注意。他们的愚昧比我们的学识更为可贵。让我们学会沉默,偏安于仅可容身的小角落,像他们那样驯服而温和吧。这才是生活的智慧。
所以不管在哪里,我们不要忘捡起足以安身立命的"六便士",也不要忘了即使跌到阴沟里也要笑看"月亮"的洒脱和豪情。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我所想不过是可以捡着生活的六便士,偶尔抬头看一眼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