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民国到“五四”,直至上世纪40年代之前,情感的话语一直在中国文学与通俗文化的领域里占据了支配性地位。伴随20世纪初“自由恋爱”(free love)的理想和弗洛伊德性欲理论的引入,我们的“爱情”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转变过程。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爆发了一场围绕爱情、婚姻与性的社会论争。在此期间,“性”跳出了浪漫爱的影子,成为真正的社会话题和表达工具。“多情人”、“浪漫派”、“儿女英雄”这类诉诸情感的主体,代表了何种意识形态的信仰与价值?从儒家理念中无性化的道德的“情”,转向浪漫爱、性欲和爱国热情,情感如何成为现代中国自我、性别和群体概念演变的组成部分?在《心灵革命》一书中,上述问题都得到了新颖而深入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