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淡定从容的老师 -《女人有底气才从容》读后感

最近在看一本书《女人有底气才从容》,书中讲了如何从容地坚持,从容的成长,从容地改变,从容地独立……看完后让我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我教书二十多年,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有底气而从容的教师呢?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教师要做到淡定从容,务必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让学生喜欢你,二是以更形象的语言和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收知识。让学生喜欢你,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还要善于夸奖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在学生犯错后,不应该一味指责他们,而应当教导他们勇敢地抬起头去面对,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教师在讲台上的淡定从容还来自于课前的精心准备。首先我要认真阅读文本,熟读教材分析主题图的用意,了解本课的重难点。其次是思考如何让孩子们高效学习,尽可能在有限的40分钟让孩子们个个都掌握本小节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要做到提前设计教学过程、熟备教学环节,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比如上周我在教除法的初级知识“平均分”时,我的预想是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示范演示,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平均分”的真正含义。因此在课堂的开始,我就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抓了一把家乡带来的花生,让孩子们通过数一数,分一分,说一说,写一写的活动,亲身体会平均分的好处,顺势让孩子们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真正意义。上完这节课后我把这些花生全部分享给孩子们吃了,这也让孩子们收获到了学习的快乐。整节课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课堂气氛和谐愉悦,试想孩子们这样学习能学不好吗?总之,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也来自于老师的从容课堂,要想淡定的站在讲台上,教师需提前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个环节。

最近听了一节课,课的内容是“平移与旋转”,在试教中因老师备课匆忙,课堂的环节和思路不够清晰,在教学时老师的语言也不够精炼,导致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模糊,课堂效果也不是那么完美。后来通过不断修改教案、磨课,这节课明显比上一节效果好,整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在愉悦、轻松和谐的课堂上学到了新知识。这同样说明我们教师在上课前下的功夫很重要,只有课前备好课,教师才能从容地上好一节课。

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在路上常看见教师急匆匆的身影,自己也时常如此,奔走于家和学校之间,常常感到疲惫、厌倦甚至焦虑。那么我们更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寻快乐,学会疏导自己。不要焦虑,不要为孩子在接受知识时“慢半拍”而着急,不要为孩子一时不如意的表现而着急,不要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而着急……我们需要时间,从容一些,也许能做得更好。

教师要学会赞美,学会宽容,享受一份从容淡定。珍惜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要因为工作的压力而怨天尤人,也不要因为孩子们的一时错误而牢骚满腹。把温馨的话语送给孩子,把热情的鼓励送给孩子,把无私的赞美送给孩子,做一个孩子喜欢的淡定从容的好老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做一个淡定从容的老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