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午后,阳光正温柔,或者还是个风光旖旎的湖畔,泡一壶香茗,舒展书面,轻抚文字,嗅着墨香。那时的你呀,连心都会温暖如玉!
我本是个嗜爱读书的人,很小时候就被称为“书虫”,年幼的我被父亲书架上的《隋唐演义》、《封神榜》、《瓦岗寨》深深吸引,还有当时觉得特深奥的四本厚厚的《红楼梦》、《三曹诗选》……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邻家有个比我稍稍大点的孩子特爱收藏连环画,而且还是整箱整箱的收藏,可这家伙特物质——有价租阅。一分硬币租看薄的,二分硬币就能租看厚一点的。于是我常常把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攒起来租书看。最最幸福的时候是父母早已熟睡的夜晚,鬼鬼祟祟、窸窸窣窣。把被子捂得严严实实的,打亮早已准备好的手电筒,从枕头底下抽出白天租来的连环画,开始如痴如醉在其中。手电筒发出的光亮一丝都不会让父母瞅着呢!于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这些当时还不知道是名著的名著仿佛星空中无限的星辰正向我眨着眼,让我在如梦似幻的旅途中找到诺亚方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宇宙的浩渺让人感受人生的短促与渺小。可值得庆幸的是,祖先把他们的人生浓缩在一本本的好书中。于是,我透过阅读,穿梭于滚滚红尘,跨越时空,与古人交会,紧握呐喊过“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的双手,安抚轻吟过“人比黄花瘦”的易安的削肩。在阅读中体验人生的潮起潮落,回归赤子。“读书就好比隐身‘串门’”,杨绛说的真好,在书中我似乎更能体会其中的奥秘。
如今,我最小的侄女也上六年级了,也是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这点基因的传承让我自豪。早在她小学二年级时,一次偶然的谈到关于“星期五“的话题,本意是谈时间,可她竟然告诉我还有一个小说中的人名也叫“星期五”,然后口若悬河,娓娓道来,絮絮地向我描述小说的情节。原来她在班级的图书角里发现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并且利用学校规定的阅读时间读完了这本小说。给我复述小说情节时思路清晰,情节完整,有时甚至是背诵原文。这是个让我惊喜的发现。于是,我鼓励她好好利用学校老师安排的阅读课,并开始大量购置书籍,由于年龄小,我先是购置她喜欢看的一整套“阳光姐姐”的作品,然后是曹文轩的作品,然后是学生版的“四大名著”……
嘿嘿!这家伙居然学会了我小时的伎俩,也倦缩在被子里看起小说来;更可爱的是,她竟然也写起小说来,一篇接一篇的,虽然只是雏形,但于我来说满是自豪!到了四年级,我开始撤掉学生版作品,购买一整套成人版的“四大名著”,成人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又厚又大的那种,包括其他一些中外名著。我还对她提出了一些读书要求:每天都有读书笔记,或写写阅读感受,或写写故事梗概。如今的她,喜欢看书,也听完了“喜马拉雅”中的《话说明朝》、《话说汉朝》,《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完了两大本,正在第二遍阅读《水浒传》呢!我深深地感受到阅读在她身上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所以,当某个午后,阳光正温柔时;亦或是当某个夜幕降临,风儿不吹了,鸟儿飞回了家时。趁茶尚热,趁墨正香,读一会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