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适 行书: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释文】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款识】唐李峤诗。岁在乙卯之夏,苏适。
【简析】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自古以来,我国许多诗人墨客均留下不少的玩月诗章,但专在八月十五晚观赏明月的风俗,是自唐代开始的。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是初唐诗人李峤所作,名为《中秋月》,是我国最早的中秋咏月诗。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我们谁都说四海之内处处银辉洒地,但又如何知道千里之外有无风雨交加的地方呢?诗句字面写中秋月的清圆玉润,却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担心对方住处天气欠佳,不能在佳节观赏到可爱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