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闺蜜在朋友圈引用了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的一段话:”人生就像是一块拼图,认识一个人越久越深,这幅图就越完整。但它始终无法看到全部,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谜,没必要一定看透,却总也看不完。”
是啊,从情感角度,人的感情就像是孩子手中的万花筒,五彩缤纷却又玄妙莫测;从神经、心理学角度,人性有最复杂的构成体系;从哲学的角度,从襁褓到耄耋之年,从‘原始的单纯’到‘丰富的单纯’,有多少人能完全了解自己呢?
由此联想到人类的心智。心智这个词,是由英文mind翻译过来,当它被当做人体的硬件时,被译成大脑;当它被看作软件、路径时,就是思维;当它被看成是一系列人类的感知、意识、推理和动机的时候,就被翻译成心智。
1
《How the Mind Works 》By Steven Pinker , 即《心智》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 (史蒂芬·平克) 对“心智”这个词作出了阐释。什么是“心智”?它既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智力、智慧,不是人类有意而为之产生的;也不同于心理,因为心理更倾向研究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平克在这里解释了“心智”:
心智,指的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它涵盖了“哲学”对已知事物的积累和储存,结合了“生物学”的大脑信息处理,即“生物反应”,运用了为实现某种欲需(动因)而从事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为实现动因结果而必须产生的智能力和“潜能”力。
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要知道,人类的心智,是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用达尔文的话说,就是“极其完美、复杂的器官”。简单地说,就是大脑加工信息,最后形成人的各种决策和行为。哲学家有一句话:普通人对不普通的事情,感到惊叹;智者于平凡之处,感到伟大。这句话对研究人类“心智”的科学家,尤其适用。
我们看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走到花园里,蹲下身子,两只手抱起皮球,走了回来。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瞬时间知道,玻璃球用手指捏住就能拿起来,而一个篮球则因为手小,不可能被自己一只手掌握。
2
我们常常用“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评价人的综合能力。
这是一个与心理学和生物学有关的词语。简单地解释,就是大脑如何对已有的知识观念进行加工和反应的过程,有人主动在意识中的处理,也有非主动的本能反应。
仅仅靠一门生物学,研究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或者单凭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活动,都如盲人摸象,大自然伟大的杰作之一,就是创造了能让几十亿细胞和谐运作,并产生复杂意识思维的生物——人类。
历史上很多天才,比如莫扎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等,他们可以做出很伟大的视野,想出众生想不出的东西。难以置信的是,科学家发现,天才的人脑之所以厉害,是因为那些我们平时被忽视的丝毫不足为奇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能够辨别颜色,可以力度适中地拿起一盒牛奶,不会太轻拿不住,也不至于太用力给捏扁了。我们拿起杯子晃一下,就知道里面还有多少水够不够喝。后面有喇叭声想起,我们就知道有车过来,自己得让让……
当今人工智技术发展得如此之快,但是科学家还是制造不出一个完全能够替代人脑,完成识别对象、推理思考,还有控制肢体,这些看起来“简单的机器人”。目前,想要做大,比登上月球或者人类基因组测序还要难上百倍。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意识到人的心智,不是简单的机体功能、条件反射或者主观意识,要想完全理解“人脑”的运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这个难以一言概之的过程,关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
3
如果把一个大脑看做是能够编程运算的计算机,那么把这个动作设计出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人类这些瞬间的判断,来源于哪里?是如何得到的?是祖先在基因里的遗传,成长中的学习与经验,还是存在不为我们所知的计算方式?这就是科学家有关于“心智”的研究领域。平克认为,现在人类获得的一切“心智”水平,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把“心智”过程比作一个复杂的运算程序,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就是这个计算工程的“设计师”。
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平克关于运算程序的比喻,反对的人认为,只要有什么新的科技产物出现,就会把人体的某个器官用这个新科技产物来打比方。而平克认为,没有一个比喻是可以完全没有差别的形容另一个事物的,比喻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计算机与心智一样,都是获得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操控这些信息,处理外部世界的问题。
4
有一定心理学常识的人应该知道,人脑的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盒子,你把什么放进去,等到需要的时候,可以原封不动地拿出来。人的记忆,是一个复杂的编码过程,对一件事发生时刻的记忆,会与个人的认知偏好、情绪特质等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形成最终储存在头脑中的记忆。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次回忆起这个场景,都是一次记忆的再次塑造。可怕的记忆可能因为这个过程更加可怕,快乐的记忆可能在不停重复中,显得更加难忘。这样,事情发生时,你的情绪意识,就成功地帮你塑造了记忆。这种情绪左右记忆的模式,已经被很多心理学家阐释过。
《心智》中给人们更深入地展示了关于情绪记忆的研究成果:根据人自己是否意识到事件存在于记忆之中,人的记忆可以分两类——外显记忆与情绪记忆。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人有很严重的健忘症,每次去看医生的时候,都好像第一次见到医生一样。有一天,医生在和他握手的时候,手心内藏了一个图钉,于是患者手被扎了一下。下一次来医生这里的时候,这位患者还是根本想不起医生,但是和医生握手的时候,有明显地退缩,好像怕再次被扎到一样。患者在头脑中的有意识记忆中,根本搜寻不到关于医生的痕迹。但是内隐记忆,有关被扎的感受的记忆,还是存在的。这就是身体因为感受而产生的情绪记忆。
5
心智是一个复杂的计算系统,每一项功能都由不同的系统完成。掌管外显记忆的系统受损,但是负责对感受进行反应的情绪系统,还依然按照自己的程序工作。这一理论是由纽约大学神经学家约瑟夫·杜勒研究后提出的。
更深入地研究,杜勒博士发现,不同的情绪,是由不同的系统产生的,要研究不同的情绪产生的机制过程,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但是,这些关于情绪的研究,可以治愈人们不愿面对的心理疾病。
杜勒博士是从恐惧开始研究情绪的,他发现大脑中负责恐惧的系统,并不是为了产生这种情绪而进化出来的。动物或者人类,都是在危险中,先有了恐惧的行为,然后才相应产生恐惧的感受,从而激发出来相应的情绪。
比如,某人遭遇了一场灾难,他在头脑中记忆的是,当时的视觉、听觉或者触觉角度的场景。而其实,那个时候,他的身体也触发了相应的感受,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等,这些感受被身体化为情绪记忆,储存了起来。尽管这个人向旁人讲述的时候,大多是关于场景的记忆。
有的时候,在负责外显记忆的系统还没有正式工作的童年,负责情绪的记忆系统,就把强烈的负面感受情绪留在了身体的记忆中,这可能就形成了童年阴影的心理疾病。治愈这些心理疾病,并不是彻底消除相应的记忆。而是让原来能够引发恐惧的外来刺激,不再能引发大脑相对部位的神经活动。比如,有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地不能看到任何与蛇形状相关的东西,那么治疗他的恐惧症,不是让他忘记怕蛇这件事,或者曾被蛇咬过的经历;而是让有关形状的视觉效果,不能在他头脑中引起激烈的恐惧感受。
6
最新的研究表明,情绪记忆系统,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时候,自己独立地运行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情绪系统的工作,可能不受思维意识的控制。那么我们常说的掌控情绪,就不能够完全做到。
情绪系统自动地发挥作用,远远比我们认识到的作用要大。一个颠覆主观能动性的认知是,一旦身体开始了某种情绪,靠个人的主观调节控制,是很难中途阻止这种情绪机制的。正是因为如此,心理治疗必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对于情绪系统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细胞层面,也在分子层面有一定成果。科学家能够清楚地知道,某种情绪是在大脑哪些回路中,被激发出来;哪些化学成分,能加剧这种情绪……值得深思的是,不仅仅神经学专家,认知心理学等其他领域的专家,也纷纷认同这一新成就。
7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 塞格曼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在十来年之前,他在坐飞机的时候,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是一名心理学家,那身边的陌生人可能会主动挪开。但是如今,他告诉别人,自己是研究积极心理的学者,可能会有人主动坐到他身边来。
因为以前人们对心理学家的认知是,他们是找出人们心理问题的人,有问题的人才会与他们接触;而如今积极心理干预,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积极心理学家被看作是帮助人们“找到优势,获得幸福”的人。
很显然,幸福的对立面是低沉、抑郁的心理感受。面对抑郁消沉的情绪,很多人选择人为干预来消除。实践表明,如果仅仅靠抗抑郁类的药物,暂时性减少或消除了抑郁情绪,那么如果几个月之后,类似情绪再次出现时,人们还是会束手无策。但如果学习认知领域里面的思维方式,那么将来再次遇到问题时,依然可以用学到的方式,重新尝试解决问题。
中国人的性格相比西方人更内敛,有些人认为感激之情,存在心中不用表达出来。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表达诉诸于语言和行动,更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强化过程。给你敬爱的人写一封信,写的过程,每一个相处的细节,都在你眼前重现;你与他/她之间,积极的情感在空气中激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只要你的感谢是真诚的,他很快会从最初的错愕中醒来,你们的交流变成令人舒适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