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
阴茹
随手翻看杂志,《人物》杂志中一篇文章《一个90后家庭主妇的低欲望生活》一下子触动了我。
这位93年出生的广东女孩结婚后辞职回家做起家庭主妇,她发现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每月生活费不超过1500元,买二手家具,自己动手把别人扔掉的花盆、花捡回家,用剩菜叶和厨余垃圾配置有机肥,这些奄奄一息的生命在她手里焕发生机,开出美丽的花朵。每到周末,她与爱人携手一起在大街小巷散步,慢慢品味,用笔记录普通人点点滴滴,把他们写进小说。她养了一只猫,午后阳光中和那只慵懒的小猫一起看窗外,她觉得这样的极简生活正是她想要的。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很平和、亲切,读着让人萌生了一种想法,现在的生活是不是我想要的,哪种生活最适合自己。
一个人对生活物质欲望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接受这种极简生活并无怨无悔,享受人生的很少。
起码我自己对低欲望生活都没有一个清晰概念。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评价生活质量优劣的标准还是收入。收入高,可以购买豪宅和豪车,无忧无虑购物,给孩子选择最好学校,接受最优质教育,去高档餐厅吃饭,去世界各地旅游,去欣赏顶级音乐会演出,这才是好生活标志。
低欲望生活不同,她更在意精神层面追求,在意是否感受伴侣之间那种亲密无间关系,是否有自己独立空间,是否不再陷入焦灼忧虑,满足这些条件下,物质方面的要求就可以降到最低。比如可以去菜市场挑一些便宜蔬菜,自己动手做饭,选择临期食品,不怕别人讥笑,把人家扔掉的绿植花卉捡回来重新换土施肥,把自己的小家收拾的简单、干净,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样温馨甜蜜。
我记得小时候有人问我,长大了想要做什么,我的回答是做一个图书馆馆长,每天有看不完的书,有一个不算太大的院子,院子有一口井,有一棵古老的桂花树。到了秋天满树金桂一串串隐于树梢,人斜靠在躺椅上看书,一阵秋风吹来,几颗米粒般大小花瓣晃晃悠悠飘落在书缝里、衣服上、头发里,一阵沁人心脾的香气袭来,我急忙翻动书页,将它们一粒粒寻出,这些小精灵仿佛和人捉迷藏,越抠越往缝隙中钻,害怕弄脏书,也怕惊扰小精灵游戏,索性放弃,合上书,闭上眼睛,不知不觉枕着书睡着了。
醒来发现原来是一个梦。我躺在阳台旧沙发上,茶几上是盆半死不活绿植,被我移植后奄奄一息。沙发是旧的,纯木,有些硬,还是孩子小时候买的。木沙发笨重,但结实,容易擦洗、打理,搬家时其他东西都送人了,只留下两个单人沙发和茶几。家里阳台面积大,放着绰绰有余,我种了几盆茉莉、月季,花开了一季便无精打采,不接地气,花长得不旺,挪到楼下很快活了,人只能住在鸽子笼房子里。
一个人蜷缩在阳台上看书,沙发有些硬,拿一个大枕头靠着,再垫上一个软垫在身下。楼层高,视线远,可以俯视这种城市,感觉那些车流和行人小的像蚂蚁,都在忙忙碌碌地奔走。如果运气好,雨后初晴,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一团团簇拥于山间云朵清晰可见,感觉整个城市被青山绿水包裹着,那些俏皮的云朵勾勾手指就可以握在手心。这时候心情特别好,感觉自己可以飞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安静看书、瞎想、或者发呆。
拥有一个独立空间,过着极简单安逸生活,不被尘世琐碎缠绕,看似简单,真正做到也不容易。
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住房一直拥挤。童年生活在农科所,一家人只有一间房,平房面积很小,一排十几间挨在一起,吃饭时家家户户大开着门,邻居家打孩子也听得清清楚楚。屋里只能放一张大床,一张吃饭的矮桌和几把凳子,那会家家户户不用自己做饭,去食堂买饭吃,也没有单独厨房。上学时搬家住进简易楼,有卧室、厨房,卫生间两家共用。卧室很小,父母一间,我们几姊妹一间,和妹妹睡在一张床上,有几次我从床上掉到地上,满脸是血居然不知。参加工作,分到一间单人宿舍,宿舍紧挨大门,常有老鼠光临,到底还是胆怯,落荒而逃,搬到后院与他人同居。结婚有了小家,来不及享受二人世界,孩子出生,奶粉、尿布、玩具,扔的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忙着挣钱、忙着干家务,忙着给孩子辅导功课,哪有时间和心境想着自己内心到底需要什么。
这一晃,就把自己晃到了一个尴尬年龄,似乎什么都有了,似乎什么都没有。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我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我想我是否会选择一种极简生活。
极简生活,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挺难。那个女孩可以在地摊上买10块钱一件的T恤穿,她没有觉得有什么丢人,只要穿着舒服就行。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我有一个同事,丁克,夫妻两人工资不低,有一天她穿了一件连衣裙,办公室都是女人,大家免不了好奇评论,她得意告诉我们,这条裙子是她自己把以前的旧裙子拆了,又稍加裁剪动手改成的新裙子。我没有说什么,但看得出来,很多人目光复杂,表情怪异,有讥讽,也有不解,大家觉得她不缺钱,身材也不错,干嘛不去买一条时尚品牌的裙子。也许是抵不住大家的眼神,那条裙子再也没有见她穿过。不说买地摊货,就是菜市场卖的衣服,都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去买。这种勇气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我很佩服女孩,她的内心是强大的,她不会在意别人评论,自己舒服就好。
极简生活的另一面是吃,点外卖显然不行,不仅贵,也不健康,要自己做饭,买最便宜蔬菜、水果,自己动手做饮料或美食。没有孩子或许还可以做到,有了孩子,总想着给他变着花样做饭,生怕孩子吃不好,什么贵就买什么,遇到海鲜还想着买最新鲜最好的,根本不考虑价格。有一年,我带孩子去青岛、大连旅游。我们报的旅行社事前没有考察好,安排住宿条件差,在威海那天住的房间在一楼,靠近大海,被褥又湿又潮不说,半夜海浪泛起阵阵鱼腥味,熏得孩子半夜起来呕吐,我也难受的整宿睡不着,孩子一路抱怨,我的心情也坏到极点,别说穷游,条件稍微差点,自己都坚持不下去。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和大姐登华山,返回时身上带的钱花完了,没钱打车,公交车也停了,只能从火车站走回来,走了半宿,两条腿感觉灌了铅一般,快天亮才回学校,浑身发臭,去水房洗脸,居然扶着水龙头睡着了。现在想起来那段往事,也是唏嘘感慨,怎么就那么惨,好在年轻,不觉太苦,这段记忆至今刻骨铭心。
每个人对生活有自己理解,选择这种极简生活是需要勇气和牺牲。女孩子和丈夫选择丁克,两个成年人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但如果有了孩子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中国的父母忍辱负重,可以自己吃苦受累,却不忍看着孩子跟你一起过太苦的日子,有孩子的人生是完整的,也是无奈的,有很多事情你身不由己,无法掌控。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选择这样的生活,是一个人走下去,还是与另一半携手共进。女孩是幸运的,她找到一个很爱自己的人,那个男人理解和支持她的选择,心甘情愿给她撑起一个温暖的港湾,与她一起享受这样慢节奏的生活,两人手拉手一起逛市场,一起买菜做饭,一起看云卷云舒,一起品尝粗茶淡饭,一起展望他们美好的未来,一起慢慢变老。能支撑选择这种低欲生活,我觉得最大的动力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爱你的人,懂你的人。人生来是孤独的,如果有了爱,吃苦也是乐趣。
《隐入尘烟》最打动我的是爱情。一贫如洗的家里,桂英被宠爱着,在所有人都嫌弃她的时候,那个憨厚老实的男人,倾其所有为她擦泪,为她遮风挡雨,帮她搓背,洗去污垢,抱着她放在铺好的麦秆上,赶着驴车一起回家。有了爱,再苦的日子也不觉得苦。
这样想来极简生活其实很奢侈,并非人人可以做到并甘之若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