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场小雪,唤醒了我的倾听。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我似乎听到了其中的安静。
雪,是美学的态度,偏向直觉。
终于,我能够坐下来翻几页书,开会的时候或者在办公室的时候。当不够平静,当心被繁杂淹没,我是多么需要阅读这种内在的倾听啊。这是一条漫长的旅程,坚守一生何其艰难。
今日,买的几本新书也到了,内心安定了些。
其实,我们渴求阅读的自由,渴求以自由来支撑阅读,渴求一种健康、智慧、灵性的生活,渴求非功利、无条件、不被控制,渴求自在地走在书本铺成的小径之上。
朱光潜先生说,对美的诉求就好比一种精神饥渴。当被迫远离书本,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种囚禁,在沦陷与黑暗之中一个人的精神更加饥渴。没有饥渴,也就没有未来了吧?
先生说,“美感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审美境界是唯一的崇高境界。
阅读,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连接,在自我和书籍之间建立关系,是一根不断调整的审美纽带。或者说,是书籍建造了人的独特性,也建造了人的社会性,将我们单个的人发展成为“有关系”的人和“审美的人”。
我们借由阅读,尝试通向个体的自由,唯一的武器便是文字。文字是隐藏的人,是陌生的连接,是无声的对话。在童话世界里,宇宙因爱而生,时间由爱而起,我们的世界因爱有了质量,黑黢黢的夜晚因爱而有了光明……爱是人类万物彼此间最富有创意的关系。
同时,爱也是阅读帮心灵寻找的最适合的角度。
见字即面,字如其人。我们在阅读中捕捉其文字里的敏感和特殊的意味,无论是用阅读编织的会飞的地毯,还是花园里交叉的清石小径,都伴有突突弹动的内心共振,甚至发生着细胞分裂的细微声响。
文学文本的意义,首先来自文本本身的字词句段等组织关系,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主体的参与下生成多义的、意蕴丰富的“召唤结构”。为此,我们要努力走进文本的深处,挖掘潜在。
它们,就像个人特殊的水印。
有些文字,一读,便恍若旧识,那是灵魂之间敏感的相似。
有些文字,一读,便一眼辨识,那是彼此之间令人震撼的相异。
遵从自我,文字是内心的律令。
我教语文,台湾叫“国文”。
“国文”的意义意味着学习的层次从“语言”渐次进展到“文学”,从单纯习字走向综合多元的理解与思辨;“国文”的内涵,以“文字”为基底地砖,浸濡在“文学”的广域里,享受“文化”的洗礼。
语文和阅读怎么分得开呢?在语文里,本就该看见世间最美的风景。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教室里重启一条语文之路。这条路通向灵魂,启迪我们保持率真,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和本真心灵。
夏丏尊先生在《读书与冥想》一文中说:“高山不如平地大。平的东西都有大的涵义。或者竟可以说平的就是大的。”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写作理想。他自称“平民”,建造的院落叫“平屋”,还说文章也只是写给“一般人”看的,显得再平凡不过。
世界是平的。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平”,是不是意味着世界会像书卷一样渐次展开,视野所及就会更加辽阔?至少,我们应该更清晰自己站在哪里,正在看向哪里,又将走向何处。
说到底,一个人的阅读所及,就是他全部世界的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