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西游记作为一部古典神话小说,是文学史上的绚丽瑰宝。与此同时,对这部巨著的品读也从未停止,对于这部文学作品的见解也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
有读者认为,这部巨著体现了在明朝的大时代背景下,寄托了吴承恩想要奋起反抗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决心;也有读者认为,从书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宗教信仰,糅合了各学派的精髓,塑造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供人们感悟;更有学者认为,这部神魔小说也是创作者本人的心理投射,歌颂了反抗、光明和正义,将吴承恩本人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景和宏大抱负都寄托在了故事中,并最终获得了精神意义上的胜利,种种见解不胜枚举。
确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笔者看来,这部名著描绘了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取得真经的种种场面,而从一个个战胜困难的故事中传达出了反抗封建礼数、提倡人性欲望以及兼济天下的慈悲心态。尽管师徒四人性格迥异,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形象,他们各有矛盾点,比如孙悟空的过于桀骜,唐玄奘的教条和迂腐,猪八戒的懒惰怕事,沙和尚的缺少主见等,这四个人物形象都有缺陷之处,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小说更加能够传递力量。四个不完美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有性格缺陷的人物聚集在一起,真实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善恶,我认为是非常鲜明且激烈的展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反抗封建礼数。若要提起西游记这部名著,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孙悟空这一形象。孙悟空原本便是女娲补天所遗漏下的灵石孕育而生的灵猴,好动活泼,不服礼教的约束,如火一般炽烈,甚至想要超出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在小说中,他大闹天宫、地府、龙宫,谁想要束缚他,他便反抗谁。这样一个极具性格特色的人物,要想分析这样的形象,我想还是应从作者吴承恩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生平入手。一方面,吴承恩所处的正是明朝中后期,在当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大力弘扬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的欲望是有罪的,为了维护封建的秩序,要求百姓遏制欲望。同时,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普通百姓或是在社会底层的人群难以获得幸福的生活,无论是在精神世界抑或是物质世界。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理的对立面,人性的多样性以及人对于自身欲望的需求和表达,正是激发吴承恩创作这一人物的关键所在。而另一方面,当我们着眼于吴承恩生平,他自幼便以才学出名,但是一生仕途不畅,直到四十五岁才成为贡生,后又辞官,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不得志的,未能施展他自身的伟大抱负,他对于封建的礼数也是不满的,在这双重因素下,孕育出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叛逆”的人物形象,他桀骜不驯,破石而出,能力高强,就像幼时便才学卓然的吴承恩,而孙悟空做了弼马温后又大闹天宫,不也应对了吴承恩辞去小官的人生吗?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例如《牡丹亭》等反抗理学的作品问世,也给吴承恩带来了很多影响,孙悟空身上的拒绝束缚,追求自我,以及他所展现的野心欲望都是对于封建礼数反抗和表达。而在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中,他斩妖除魔、大显神通与同伴共同取得真经,更是体现了团结一致追求自我价值的不屈精神。
提倡人的欲望。很多读者在品读西游记时,往往会对猪八戒这一形象产生质疑,他本事天庭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由高高在上的神仙变成妖怪,同时很多人认为在整个故事中,他给读者的印象更多是负面的消极的,好吃懒做,好色胆小,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么这样的一个不够正面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不可少的。孙悟空这样的奋起反抗、追求自由、拒绝礼教束缚的“英雄”在时代里毕竟不是大多数。而更多的,则是像猪八戒这样,原本的他是天庭的神仙,却也无法抑制自己的“人欲”,这不正是暗示了在封建礼制下,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枷锁下苦苦挣扎的群体吗。哪怕他已经被贬,却也没有改变,在小说中,可以说是直白的、不加以掩饰的表达自己的人性欲望,他代表了整个时代里大部分的在压制下挣扎,寻求自己欲望表达的人群。但是吴承恩在故事的描述中也并没有过分夸大人性的欲望的合理性,猪八戒因为自己的色欲、贪吃,也经历了很多危机,历经了许多艰难,而他的九九八十一难,更像是吴承恩通过对他的磨炼,既能够告诉世人,人的欲望是存在的,不可抹杀,有其合理性,是人性的一部分,又通过他的多次磨炼,提醒世人,即便人的欲望是合理的,但我们也不能够放纵自己的欲望,更不能因为自身私欲破坏社会和自然的规则,更不能伤害他人,过分的放纵私欲、追求人的极端自由,也是会自食其果,受到惩罚。这也体现了当时对于理学的反抗也是艰难的,一方面要提倡人性、追求自我,但同时更要把握好人欲的尺度,过分放纵也只会带来社会混乱、扰乱秩序的后果。因此,提倡人追求欲望是合理的,但也要能认识到合理的范围。
兼济天下的慈悲心态。西游记的整个故事是从唐朝时玄奘法师取经为背景加以艺术创作而来。同时,整个小说的背景设置在唐朝,唐朝其实是一个佛教盛行的朝代,人们推崇佛法,在小说中也有佛祖、观音菩萨等重要佛家人物的出场,在作者所传达出来的对于佛教文化的态度上,从佛祖镇压孙悟空、师傅唐僧的角色定位,以及在很多劫难中佛家神仙的点拨与帮助,能够感受到吴承恩对于佛教文化的认可。而我认为,他所想表达的更多的是佛教的慈悲为怀思想。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唐僧这样一个颇有争议的角色,有读者认为他过于愚善,是非不分,总是相信妖魔而伤害同伴。诚然,他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的行为风格。但从好的角度去剖析,可以看到吴承恩想要塑造的,他手无缚鸡之力,与其他同伴相比,一介凡人,凡胎肉骨,却愿意历经艰难,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了天下苍生去取经,实质上是佛家的慈悲化身。而当他们每一次遇到妖魔,唐僧的处理更多的是以善意去揣度,尽管旁观者看的着急,但对于他自身来说,却也是符合人物特性的。而桀骜不驯的孙悟空也在他的影响下,逐渐的拥有了除了斗争以外的人性。上文提到,吴承恩以孙悟空为寄托表达自己的追求与反抗,在这里,我认为,唐僧其实也是他内心的化身,这是一种慈悲、怜悯众生的心怀。他想要通过自己的文学,通过笔下的力量去传达他的心中之慈悲,在实际的时代中,他并没有机会去做,但是他对于那个时代的百姓和对于礼教的反抗,也是有一种慈悲心在的,渴望能够兼济天下,普度众生,帮助百姓从疾苦中脱离出来。
故事的最后,是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也象征着对于现实的美好期望。尽管距离吴承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太久,但是我们还能够从他的作品中去探访他的心路和精神世界,而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于人性的追求,对于封建礼制的反抗,我认为,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也是我们应该探讨和学习的。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合理的追求,保持斗争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去思考社会的责任,也许我们不是个佛家弟子,但我们可以拥有一颗慈悲的心,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想,这样的力量才是这些文学经典永世流传的真正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