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定价28元的书,这是散文大家林清玄的书。
轻轻掀开书的扉页来,只见一首小诗,“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林先生说是《华严经》的序,他很喜欢,常用以自况。自序下有三个小目题:“作家的终极追寻”“循时光的河流前进”“看见幽微看见美”从一开始,先生就告诉我们作家的幸福感,“因为留下了作品,因而保留了时光,镌刻了情感,使一切逸去的,留下的余香遗响,活色生香”何为作家的终极追寻?哦,那就是“向外,不断追求生命最高的境界。向内,不断触及心灵更深的感动。并且,把最高的境界与更深的感动,不断的与读者分享,一起携手走向人生的圆满与美好……”
他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之所以能在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之所以能完成畅销数百万册的不凡成就,固然和他的文笔精炼很大关联,但林先生却可以把生活中碰到的,不经意的小事、邂逅的小人物,用哲学性极强的话语和诗一般的描写,让读者感到心灵上的颤动吧!这里我想就从第一篇文章来分析。一个“月光下的喇叭手”在林先生的妙笔下,会生出几分不同的面貌呢?
这篇文章从“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个老“喇叭手”开始述起。在“我”与老人的交谈中我知道老人的命运——被国民党抓壮丁来到台湾后和家里人彻底失去了联系。从老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浓浓的思乡之愁。“我们隔着迢遥的山河/去看望祖国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迹/我用我游子的乡愁/你对我说/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国也没有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最后和老人告别后。“我”就再也没见过老人。我觉得结尾用的特好,正好与开头映衬了:“在冬夜寒冷的街心,我遇见一个喇叭手;春天来了,他还是站在那个寒冷的街心,孤冷冷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化有形为无形,是啊,乡愁已随老人消逝而去,但人心总是眷恋着家乡的,不是吗?
林先生,是一个徜徉于文学海洋里的修行者,他的心境纯洁,他的文章,就像一幅素描,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纷繁复杂的人物。我惊羡于他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几句淡而隽永的话,却是精灵在灵活地飞舞;几个简单朴实的生活小故事,却足以让人一遍遍反复拜读,去倾听他的心声,去寻找自己一路走来和他相似的背影。看《心灵的百合花开》,他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篇短文也正是林先生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以亲近心看世界,以欢喜心看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一株小小的野百合,一个小小的心愿,为了心中美好的心愿无比执着的坚韧,一朵小花演绎了怎样一段美丽的感人故事,净化了多少颗浮躁的心。
最后,请允许我用导语中的话作结:“让我们以本书作舟,与林先生一起‘循着时光的河流向上游前行,两岸花树宛然,群山微风依稀,好像重活了一次。’”我想这本书还需要我多花一些时间细细咀嚼,方能识得其中之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