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深度

我记得前年曾经发过一条朋友圈:多少个赞读多少本书。最后我集了34个赞,公布了一份35本书组成的书单,表示要一年看完。

现在想想感觉挺傻的,这就好像吃饭,肠胃若是不好,吃得再多能长壮实吗?

其实我身边也有不少人热衷阅读,看起书来也是一本接一本,但是细问书单,却是一堆小说,或是推理悬疑,或是阳春白雪。说起来也确实读了不少本,感觉也很爽,可是对思考却没什么助力。

这有些像摄入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虽然吃爽了,但是蛋白不够,锻炼不够,依旧长不起肌肉。

我们要了解消化吸收的原理机制,学习营养饮食的均衡搭配,才能让自己吃得科学健康。同样,只有了解阅读的深度,阅读才能帮我们,强健大脑,助力思考。

阅读深浅由谁定?

基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参照饮食与身体的关系,我认为,此处的深浅应根据阅读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改造的强度来判断。

下面做出三点解释。

第一,因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所以要以人文本,因人而异;

第二,饮食是营养的摄入,是健身的关键,饮食健康与否主要看身体的反应,与之相对,阅读是知识的摄入,是健脑的关键,阅读或深或浅,应该看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的变化;

第三,正如我们的身体需要新陈代谢,我们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也应该与时俱进,升级换代。

所以,我认为,用阅读对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的改造强度,来确定阅读的深度,是一种合理的判断标准。

那么,基于这一标准,什么是深度阅读呢?

我认为这必然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知识体系和结构都经历大幅重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定总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不停在心中呐喊:“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看!还可以这样来理解!”

深度阅读如何始?

若想要达到上述体验,你需要做到两点:优质的输入和有效的输出。

输入方面,要想做到深度阅读,选好书籍,选好阅读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有些材料无法引发你阅读的深度,自然无法把你带入深度阅读的境界。只有在观点上创新,逻辑上自洽严谨,内容上丰满的文章和书籍,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比如我在《学酥润的大杂烩#01》中介绍的《人类简史》就是这样的书。

作者通透的历史观让我着迷;他讲述的人类依靠讲故事,构建共同想象,完成大规模协作的过程也令我耳目一新。这些都促使我开始重新思考和整理我现有的历史观。

又比如说《建构文化研究》。

作者弗兰姆普敦旁征博引,以详实的史料和流畅的逻辑,从结构与装饰分分合合的发展历史,重新解读近现代西方建筑。通读之,可谓眼界大开,收获颇丰。

输出方面,有了好材料好书籍还不够,头脑的全情投入才是深度阅读最关键的事情。

当前市面上很流行付费听书,花上10分钟听别人给你讲解一本书,但是我并不感冒。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不管听几遍,不思考,不整理,这些知识永远是别人的,终不能被自己消化吸收。

那么我们要如何有效的输出呢?

以下简单聊三点。

第一,输出好奇心和注意力。

在阅读时,书籍提供的观点、逻辑结构和论据材料会不断刺激我们的大脑。

此时好奇心和注意力能帮助我们保持脑力活跃和精力集中,寻着它们的导引,我们可以迅速完成所得信息的分类和拆解,提取出我们受启发和感兴趣的内容。

一般而言,这种刺激会激活我们现有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我们大脑的思考变得活跃,其间充满横向的跨界类比,纵向的界内联系,还有深度的界内加深。我们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此时正在重构新生。

第二,输出读书笔记。

在处理简单材料时,仅仅依靠输出好奇心和注意力,就可以完成阅读逻辑的理解和阅读内容的消化。

但是面对复杂材料,比如书籍,尤其是大部头的书籍,因为信息量巨大,我们的大脑面临很大的记忆压力,此时就需要借助读书笔记。

这就好像计算机,在处理简单任务时,硬盘甚至都不发生数据读写,依靠内存就可以完成。

但是在运行大型游戏,剪辑高清视频时,因为任务复杂,数据庞大,要保证运行流畅,就要先缓存部分数据在内存里,有时候甚至要借用硬盘的部分空间。

我的导师是处理复杂材料的老手。他会让我们没事OCR几本书,把扫描版整理成Word文档,同时他还教我们用引注的方式即时把读书联想和感悟写在文档里。

讲道理,这样折腾完一本书真的要很久。但他常常和我们说:“读论文读专著不是读小说,我一直都相信干过体力活,付出了汗水,才算把书读进去,效果读出来。”

当然,读书笔记也不一定是成段的文字,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很好的工具。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记录书籍的目录和文章的结构,用俯瞰的方式看阅读的对象。这是真是一种美妙感觉。

比如在阅读《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和《建筑语汇》的目录时,就可以顺手整理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以后分析实际案例,这就是非常好的“套路”和“模板”。如此提升学习效率,是不是感觉很好?

第三,面对实际问题,输出具体分析和解决方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第一层,第二层的输出,我相信你一定会边阅读边思考,专注而高效。

那么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孔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温故知识,联系已知,推测未知。

你可能会说,我这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没什么问题要我解决,那怎么办呢?那么,就和去健身房举铁跑步一样,制造困难,让你的大脑也来训练吧!

写作和教学是两种很好的方式。在写作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一直会被激活,由此我们能写下之前从未写出的文字,讲出之前从未讲过的解释。

当然作为建筑系的学生,设计课程和实际项目也是我们输出具体分析和解决方案的理想场所。就让我们把平日里翻阅杂志的积累,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吧。

总结

最后来做个总结。

阅读的加深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是把别人的观点、逻辑和内容拎出来,看清楚,这一阶段主要输出好奇心和注意力;

第二阶段是把别人的体系和内容拆掉,分好类,这一阶段主要输出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第三阶段是把其中能用到的部分装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固定住,这一阶段主要输出具体应用成果。

如果类比日常饮食。

首先是日常进食阶段,食物被咀嚼,进入消化道,对应信息被获取,变成笔记,进入记忆;

接着是消化吸收阶段,胃肠蠕动,外加各种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食物逐步变小,终成各类小分子营养物质,对应信息被分类筛选,变成了观点,逻辑结构和具体案例、数据等等;

最后是体内代谢阶段,小分子的营养物质透过小肠绒毛壁,进入血液,被运送到身体各处,或成为能量被消耗,或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对应的逻辑和知识,也在使用之中,最终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

突然想到了中国人英语学习的过程。

我们很多人都有两种词汇量,一种是阅读词汇量,一种是写作词汇量。因为在长期的训练中,长期是读得多,写得少。所以,我们的阅读词汇量明显高于写作词汇量。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很多词我们都认识,但写作文就是用不出来。

个人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也是如此,也许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但是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依旧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让阅读有深度,让优秀的逻辑和丰富的知识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任重而道远。

以上就是《阅读的深度》,欢迎大家转发-收藏-点赞-打赏-留言互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阅读的深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