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典籍,是儒家思想的策源地,被人誉为“东方的圣经”,北宋初年宰相赵普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论语》的核心内容是“仁”,是孔子“仁学”的集大成者,全书讲到“仁”共达百次之多。孔子继承上古圣王的道统,完整地提出了“仁”的理念,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并成为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体现了儒家“仁以为己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与“重道义,轻私利”的价值观,开创了儒家“仁学”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主导思想。
“仁” 的 目 标
“仁”作为儒家的最高追求,应有它既定的目标,在这方面,孔子是毫不含糊。《论语》中记载,一天,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即回答说:“爱人。”又进一步说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说,仁德的人,是爱天下的人,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值。
此后,孔子就什么是“仁”对弟子们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意思说,仁者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要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民众对于仁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水与火,我看见有人死在里面,却没有看见过有为实现仁而死的。
由此,“仁者爱人”就成了儒家“仁学”中的最高追求目标,也成了儒家“仁政”的核心内容,是光照人间,彪炳千秋。
仁” 的 路 径
如何实现“仁”的目标,孔子给出了系统的路径。《论语》中多处有记载。
首先,孔子认为“仁”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人人可为。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这就将人们畏惧“仁”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心里打消,从而坚定追求“仁”的信心。
其次,孔子提出追求“仁”的根本做法,为人指路。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友其士之仁者”。意思讲得很明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恢复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要靠自己不是靠别人;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得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孔子认为有了“仁”的本质,还要通过“礼”的实践而达到全社会的遵守,所以特别看重“克己复礼”。
第三,要做一仁者就必须拥要崇高的品格。孔子要求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说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六艺之中。孔子称做到五个方面才能达到“仁”:“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就是说推行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使唤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更是对士实行“仁”的品格提出了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上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的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的吗?正是这种品格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是中国立于世界根基所在。
“仁” 的 内 涵
“仁”字的内涵,散落于《论语》之中,以孔子及其弟子言谈的方式示人,真有点“述而不作”之意蕴,虽无论而阐释,但细读《论语》,还是能够领会其精神实质的。
孔子对“仁”的内涵可理解为“忠恕”二字。汉字的“仁”由二人会意而成,讲的就是如何最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做到一个“恕”字就行了。他的学生子贡问他: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这个字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他的弟子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说老师“一以贯之”的学说只不过是“忠恕”罢了。后来,孔子进一步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所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说,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顺达,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顺达;凡事能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可以归结为“忠恕之道”。“忠”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是一个人应尽的基本责任与义务;“恕”突出的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成人之美、宽以待人。那么“忠恕之道”就是,在确定自己要做的事符合“仁”的原则后,要忠实内心的意愿,全心全意竭力做好,自己喜欢的要考虑别人是否也喜欢,自己讨厌的要考虑别人是否也会讨厌,如此推而广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就是要对他人善待、包容和宽恕,而达到“仁”的目的与境界。“忠恕之道”后来被发展为儒家的“中庸之道”就不足为怪了。
《论语》作为孔子“仁学”形成的标志,虽完整地提出了“仁”的系统概念学说,但由于是以言论的方式出现,突出的还只是儒家“仁”的思想成就,其理论上的完善与成熟,还有赖于后来儒家弟子及门人的不断阐释和发扬光大,才有了今天的深入与传承。当我们跨入新时代、追寻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个中仍不泛闪耀着它的光芒,文化自信也就这样走向世界。
二〇二一年元月二十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从警近40年,头顶国徽,肩扛责任,保一方平安,卫百姓和谐。一路踏歌而行,将青春热血和大好年华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竭尽绵薄之力。如今退休,不忘初心,重拾雅趣,留下点滴文字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