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王道”

《孟子》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反映了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也因此被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身处战国动荡巨变时代,诸侯间的征战与称霸是天翻地覆。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怀有远大政治主张,一生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王道一一仁政,形成了《孟子》思想精髓。今读《孟子》,不妨来领略一下其中的“王道”。

义如水就低,其势不可挡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对他说:“老人家,您不辞千里而来,定将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要讲‘利’?有仁义就够。”在孟子看来,假如真正是轻义而重利,那就非闹到篡夺君位的地步是不能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的,也没有讲道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王的。对于残害百姓的暴君与轻义重利的君王是没有多少区别的。他举例说:战鼓咚咚地敲响了,短兵相接,打了败战的就抛下盔甲,拖着武器,狼狈逃窜,有的逃了百步而停下来,有的只逃五十步就住了脚,后者拿自己只退五十步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胆子小。其实五十步笑百步,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由来。
孟子认为:“仁者无敌”,君王如果能做到推行“仁政”,不喜欢杀人就能统一天下,而天下安定在于统一。他说:“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意思说:如果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天下的老百姓就会伸长脖子巴望他来解救自己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好比水向低处流,奔腾澎湃,又有谁能阻挡了它们呢!

有仁心者,可行仁政

孟子见齐宣王,宣王问:“要具备怎样的德行才有资格施行王道呢?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回答道:“通过安抚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的方法去实行王道,那是没有谁能阻挡得了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大王您是完全可以的。”接着孟子就叙述了宣王可以施行仁政的原因。
孟子说:“我听到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大王您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走过堂下,您得知要宰它祭钟时,说:‘放掉它吧!它这样没有罪过却往死里送,看到它那吓得发抖的样子,我心里实在不忍。’让人拿只羊去换。有这样的好心就足以凭借来施行王道了。百姓都以为大王吝啬,我本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哩。”孟子认为,这就是仁爱之道,因为齐宣王只见到牛没见到羊,所以就有了“君子远庖厨”之说。有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而不见舆薪”,是“不为也,非不能”;有人说“挟太山以超北海”不能是确不能,而有人说“为长者折枝”(替年迈力衰的长辈按摩肢体)而不能是不为。从而指出齐宣王现没有实现王道不是不能,是不为。

兼爱天下,忧乐同享

孟子在与齐宣王论及如何实行王道时,明确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意思说: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来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他认为,“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而“以若(你)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且“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这就是缘木求鱼的出处。
孟子见齐宣王时,提出了实行王道就须与民同乐同忧,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思说:以人民为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他们的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他们的忧愁。乐与天下人民同乐,忧与天下人民同忧,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心而称王的,是绝不会有的。所以“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认为国与国之间:“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国家”。意思说:国与国之间交往,只有以仁爱为怀的君主才能做到以大国的身份去侍奉小国,只有明智的君主才能做到以小国的身份侍奉大国;以大国的身份侍奉小国,是喜爱天的美德的人;以小国的身份侍奉大国,是害怕天的威严的人;喜爱天的美德的人能够保有天下,害怕天的威严的人能够保住他们的国家。

在《孟子》里,述及“王道”之为还有很多,无不闪耀着孟子的思想光辉而润泽后世。今日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构建实现人类“王道”之“仁政”的内涵,是中国文化自信向世界地集中展现。

作者简介
朱双顶,从警近40年,头顶国徽,肩扛责任,保一方平安,卫百姓和谐。一路踏歌而行,将青春热血和大好年华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竭尽绵薄之力。如今退休,不忘初心,重拾雅趣,留下点滴文字爱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孟子》中的“王道”
分享到: 更多 (0)